姓名學淵源於我國古代諸多先賢的哲學思想,是我國的國粹。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蘇東坡說:「世間唯名實不可欺」。嚴復說:「一名之立,旬月踟躅」。諸先賢都道出了姓名對人的重要性。古代有名言:「有其名必有其實,名為實之賓也」。在《說》一書中,訓義「名」為「命」,「名自命也」。在古時,許多學者雖對姓名做過研究,可惜只是解其字義而未加以發展,更沒有與《易經》結合起來形成一門專門的學問。後來,各代學者雖有補充,詳加說明,然而始終沒有被世人重視,只是在民間流傳。至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日本學者雄崎健翁將姓名學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整理,並美名稱為「聖學」,實為中國姓名學。而研究此學的門生則給予「聖學生」的學好。之後,此風傳入新加坡、香港、澳門、台灣、韓國等地區,漸傳至我國東北逐成今日之姓名學。
何謂「命名」?一般字詞典上的解釋是「給以名稱」,意思就是給人和事物取名字。我國孔聖人也說:「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這裡的「順」,也應該是指命運的順利暢通而言。
再看我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對名的解釋是:「名,自命也,從口,從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我們的理解是:「名」是由看不見的「命」和看得見,喊得出,並具有一定意義的文字符號所組成。「命」是屬於無形,無音、但具有一定靈性的陰性物質,也就是現代西方科學家正在探索的,所謂「暗物質」之類的東西。「名」是有形、有音、有義的文字符號,屬陽性物質。由這兩種陰陽物質所組成的「名」,代表著人和事物的「命」,並不只是簡單的一個代號。
我國的姓名是由一筆一畫構成的方塊漢字所組成,它既有象,又有數,還有音,也有義,這些像、數、音、義都具有陰陽五行的內容,每個漢字跟周易八卦的符號來源,有相通之處,不是隨意亂造的。它也像八卦來源那樣,「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如「水」、「火」二字,很明顯就是由八卦中的「坎」「離」二卦的卦象演變而來。「日月山川」,就是宇宙自然物的符化符號。每個漢字相當於一個「小太極」,並通過數千年來無數人對它們的使用,加強了對漢字的意念,必然字內儲存了一定的信息。
名字中的字形,相當於佛、道教中的「符」,字音,相當於「咒」,字義,相當於氣功界所說的「意念」。寫名字的時候,等於是在畫符,叫名字的時候,等於是在唸咒,同時又在自覺或不自覺地給名字加意念。意念這種無形的力,能量是很大的,它能改變一些事物,自然也包括命運在內。根據「萬物可類象,萬物皆有靈,萬物能通靈」的觀點,漢字一定潛藏著很多尚待開發的奧妙和信息,很值得我們去探索、研究和應用。故我國很早就有人利用漢字來預測人和事物的吉凶禍福,並有不少這方面的測字專家,如宋朝的謝石,就是其中很有名氣的一位。
日本有一位研究中國漢字的專家,曾感慨地這樣說過:「中國的漢字好比是『集成電路』,它儲存了較多的信息。」故有人能從單個漢字或由漢字組成的名字,測出一些令人吃驚和信服的事。而且通過漢字名稱中所含的信息,去影響人和事物命運的吉凶,就不足為奇了。根據現代研究,還發現漢字可以用來為人測病、治病和開發智力,這已在美國科學界引起了重視。
因此,我們在命名時,除了重視命理、數理和陰陽五行外,還應同時重視名字中的漢字形音義所含信息的影響。另外,還須重視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不能片面強調,顧此失彼。因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要跟其它事物相連而互相有所影響。而且命名一定要有針對性,要名副其實。
比如一個命太差的人,取了一個太好的名字;宜武的命,取宜文的名;金多的命,又取多金的名。還有陽重取陽名,陰重取陰名,男命取女名,女命取男名,等等。像這些,除了特殊情況需要外,一般都是不夠恰當和不利的。
如一個財多身弱的命,你給他取一個「大富」、「洪財」、「洪發」、「大有」或「金山」、「銀山」之類,一心想發大財的名字,能夠發財嗎?肯定不會發財,反而會因財多身弱而生災。但是,這些名字如果用在身旺財弱的人身上,就比較恰當,就會對此人有增加財富的好處。根據陰陽變化的規律,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好與壞只是比較 而言,而且好壞都有兩面性,即好中會有壞,壞中也會有好,好極會變壞,壞極也會變好。只要條件成熟,好壞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所以,取名不宜要求太全面,取得太好,世間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太好反而容易走向「物極必反。」最好根據先天命運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來恰當取名,效果才好。
如我國古代的軍事學家孫臏,據考證,他原來的名字是文武雙全的「斌」,結果遭到雙腳受刑的不幸。後來經他師父九天玄女指點,叫他將文武「斌」改為現在的「臏」,字義雖然不夠好,但卻改善了他後半生的命運,使他化凶為吉,最後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