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逆
簡體:
繁體:逆
讀音:ni
拼音:ni
部首:、
五行:火
逆字編碼:
五筆98:UBTP 倉頡:YTU 四角號碼:38304 UniCode碼:U+9006 規範漢字編號:1652
逆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1123,第02卷下,部第33字 [康熙字典]:頁1256第30
起名字典:
逆
方向相反,跟順相對。牴觸,違背,不順。(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90次)
康熙字典:
逆
康熙筆畫:13畫
ni
1<動>迎;迎接。《國語?晉語》:「呂甥~君於泰。」
【又】迎敵;迎戰。《赤壁之戰》:「將兵與操併力~操。」
2<動>預先;預料。《孔雀東南飛》:「恐不任我意,~以煎我懷。」
3<動>不服從;違背。《廉頗藺相如列傳》:「且以一璧之故~強秦之歡。」
4<名>叛逆;騷亂者。《<指南錄>後序》:「數呂師孟叔侄為~。」
【逆計】⒈謀反。⒉預測。
【逆鱗】古謂龍的喉下有逆鱗,如被觸摸,則必殺人。後因謂臣下直諫觸犯君主為「逆鱗」。
【逆旅】客舍;旅舍。
【逆詐】事先即猜疑別人存心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