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旗
簡體:旗
繁體:旗
讀音:qi
拼音:qi
部首:方
五行:木
性剛口快,一生多災,中年多勞,奔波潦倒,晚年勞神。
旗〈名〉
同本義 [bear-figured flag]
旗,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說文》
熊虎曰旗。--《廣雅》
師都建旗。--《周禮·春官》
熊虎為旗及國之大閱。--《周禮·司常》
望其旗靡。--《曹劌論戰》
泛指各種旗幟 [flag;banner]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賈誼《過秦論》
以為旗章。--《禮記·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又如:旗纛(古代軍隊和儀仗隊用的大旗);旗牌(擔任傳遞號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槍棒等武藝的架式、門戶);旗頭(旗手);旗麾(將旗)
表識,標誌 [pennant]。如:旗亭(
旗qi
⒈用布、綢、紙等做成的標幟,多為長方形或方形:~子。軍~。國~。升~。
⒉清代初期將滿族軍隊和成員編為八旗。後又增編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凡在旗籍的人統稱"旗人"。又特指滿族的:~袍。~裝。
⒊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的一級,相當於縣。
旗字編碼:
五筆98:YTDW 倉頡:YSOTC 四角號碼:08281 UniCode碼:U+65D7 規範漢字編號:3152
旗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4261,第07捲上,×部第3字 [康熙字典]:頁484第28
起名字典:
旗
旗,旗幟。象徵向前進。意為標誌。(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4350次)
康熙字典:
旗
康熙筆畫:14畫
qi
1<名>旗子;旗幟。《曹劌論戰》:「吾視其轍亂,望其~靡,故逐之。」
2<名>表識;標誌。《左傳?閔公二年》:「衣,身之章也;佩,衷之~也。」
3<名>幌子;招子。《江南春絕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風。」
4<名>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製,分為黃、白、紅、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