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汗
簡體:汗
繁體:汗
讀音:han
拼音:han
部首:
五行:水
幼年辛苦,清雅伶俐,雙妻之格,中年有災難,晚年吉祥。
汗
可汗,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對其統治者的稱號 [king]
汗,可汗。蕃王稱。--《廣韻》
咸豐四年,土謝圖汗、車臣汗兩部汗、王、公、台吉等請捐助軍需,溫旨郤之。--《清史稿》
(形聲。從水,乾聲。本義: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動物皮膚內腺體分泌的一種含鹽的液體 [sweat;perspiration]
汗,身液也。--《說文》
汗者,精氣也。--《素問·評熱病論》
五藏化液心為汗。--《宣明五氣篇》
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漢書·劉向傳》
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釋名·釋衣服》
汗出浹背。-
汗han汗腺分泌的液體,通過毛孔排出體外:~流浹背(滿身大汗。也形容萬分惶恐或慚愧不安)。
────────────────—
汗han[可汗] 〈古〉我國鮮卑、突厥、回紇、蒙古等族的君主之稱號。
────────────────—
汗gān 1.古地名用字。漢置餘汗縣。在今江西省余干縣境。
汗字編碼:
五筆98:IFH 倉頡:EMJ 四角號碼:31140 UniCode碼:U+6C57 規範漢字編號:0536
汗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7395,第11捲上,水部第450字 [康熙字典]:頁605第11
起名字典:
汗
汗是一個多音字,念han時,指可汗。念han,指汗腺分泌的液體,通過毛孔排出體外。念gān時,是古地名用字。(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460次)
康熙字典:
汗
康熙筆畫:7畫
han
1<名>汗水。李紳《憫家》:「鋤禾日當午,~滴禾下土。」
2<動>出汗。
【又】名使動。使……出汗。《黃生借書》:「~牛塞屋,富貴家之書。」
han
<名>「可汗」的簡稱。古代我國西北少數民族如柔然、突厥諸族稱國主為可汗,簡稱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