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
簡體:文
繁體:文
讀音:wen
拼音:wen
部首:文
五行:水
英俊多才,清雅榮貴,中年吉祥隆昌,忌車怕水。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紋理縱橫交錯形。「文」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花紋;紋理)
同本義 [figure;veins]
文,錯畫也。像交文。今字作紋。--《說文》
五章以奉五色。--《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注:「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黼。」
美於黼黼文章。--《荀子·非相》
茵席雕文。--《韓非子·十過》
織文鳥章,白旆央央。--《詩·小雅·六月》
斑文小魚。--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又如:文駕(彩車);文斑(雜色的斑紋);文旆(有文彩的旗幟);文繡(繡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刺花圖案);文織(有
文wen
⒈事物的紋理或形象,線條交錯的圖形、花紋:水~。天~。蝮蛇多~。
⒉刺畫花紋:~身。
⒊字,記錄語言的符號:~字。甲骨~。
⒋掩飾:~飾。~過飾非。
⒌溫和,柔和,不猛烈:~雅。~ 火。~縐縐。
⒍外表,容態:~質彬彬。
⒎華美:~采。
⒏非軍事的,關於知識分子的:~職。~事。~人。能~能武。
⒐舊時指禮樂典章制度:虛~。繁~縟節。
⒑量詞。舊時銅錢一枚稱一文。〈引〉金錢:一~不值(毫無價值)。
⒒[文言]舊時寫文章常用的言詞,與"白話"相對。又省稱"文":半~半白。
⒓[文章]
1錯綜華美的色彩或花紋:~章燦爛華麗。
2獨立成篇的有組織的文字,也省稱"文":一篇好~章。作~。論~。散~。小品~。
3指暗中含有的意思:這件事還大有~章。
⒔[文學]用文字、語言表現出來的藝術作品,如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
⒕[文物]歷代遺留下來的在文化歷史發展上有價值的東西。
⒖[文獻]有歷史價值或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
⒗[文化]
1通常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之總和。
2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如仰韶~化。
3指語文、藝術、教育、科學等知識和運用文字的能力:~化程度。
⒘[文藝]文學和藝術。也專指文學或表演藝術。
⒙[文明]
1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和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跟"野蠻"相對:物質~明。精神~明。中國是人類古代~明發源地之一。
2舊指二十世紀初期從西方國家傳來的習俗和事物:~明戲。~明棍。
文字編碼:
五筆98:YYGY 倉頡:YK 四角號碼:00400 UniCode碼:U+6587 規範漢字編號:0161
文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5693,第09捲上,文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477第01
起名字典:
文
文字的本義是指絲織品上縱橫交錯的條理、圖形,花紋,後來也指其他相關的東西,如文彩、文明、文化、文才等。文字廣泛用於人名,所取意義主要包括:1)華美,有文采;2)文化、文明、文辭;3)有文質彬彬的修養。(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030770次)
康熙字典:
文
康熙筆畫:4畫
wen
1<名>線條交錯的圖形;花紋。後寫作「紋」。《公輸》:「荊有長松~梓楩楠豫章。」
2<形>華美;有文彩的。《馮諼客孟嘗君》:「黃金千斤,~車二駟,服劍一。」
3<名>文章。《醉翁亭記》:「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者,太守也。」
4<名>文字。《游褒禪山記》:「獨其~猶可識。」
5<名>非軍事的,與「武」相對。《諫太宗十思疏》:「~武並用,垂拱而治。」
6<動>在身上刺花紋,叫「文身」。《莊子?逍遙遊》:「越人斷髮~身。」
7<名>文化;文教。《論語?子罕》:「~王既沒,~不在茲乎?」
8<量>用於舊時的銅錢,古稱銅錢一枚為一文。《魏書?高崇傳》:「在市銅價,八十一~得銅一斤,私造薄錢,斤餘二百。」
9<動>修飾;掩蓋。《論語?子張》:「小人之過也必~。」成語有「文過飾非」。
十<名>規定、儀式。蘇軾《上圓丘合祭六儀》:「儀者必又曰:省去繁~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成語有「繁文縟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