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割
簡體:割
繁體:割
讀音:gē
拼音:ge
部首:
五行:金
帶刀厄,憂心勞神,事勞無功,一生平凡,多災難,短壽之字。
割〈動〉
(形聲。從刀,害聲。本義:用刀分解牲畜的骨肉)
同本義。泛指用刀截斷 [cut]
割,斷也。--《廣雅·釋詁一》
割雞焉用牛刀。--《論語·陽貨》
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日欽劓割夏邑。--《書·多方》
又如:割鮮(割殺畜獸);割烹(割切烹調);割刀(切割之刀)
放棄 [give up]。如:割恩(棄絕私恩);割遣(捨棄;丟開)
分割;割取 [divide]
東割膏腴之地。--漢·賈誼《過秦論》
又如:割宅(劃分宅區);割壤(劃分土地;裂地分封)
殺,屠宰 [slaughter]。如:割殺(抹脖子;殺);割雞;割頭稅
割,損害 [harm; rob]。
割gē
⒈切下,截斷:~肉。~牛草。~稻穀。〈引〉捨棄:~捨。忍痛~愛。
⒉劃分,分開,分裂:~地。分~。~去。~取。
⒊[交割]雙方辦理交付、接收關係。
⒋[割據]一個國家內,擁有武裝的人佔有部分國土,造成分裂對抗的局面:軍閥~據。
割字編碼:
五筆98:PDHJ 倉頡:JRLN 四角號碼:32600 UniCode碼:U+5272 規範漢字編號:2779
割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2764,第04卷下,刀部第35字 [康熙字典]:頁142第32
起名字典:
割
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0次)
康熙字典:
割
康熙筆畫:12畫
gē
1<動>用刀截斷。《庖丁解牛》:「良庖歲更刀,~也。」
2<動>殺;宰殺。《論語?陽貨》:「~雞焉用牛刀?」
3<動>割取;割讓。《過秦論》:「東~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六國論》:「今日~五城,明日~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
4<動>分割;劃分。杜甫《望岳》:「造化鍾神秀,陰陽~昏曉。」
5<動>斷絕。葛洪《抱朴子》:「~嗜欲所以固血氣。」
6<動>剝奪;奪取。《後漢書?韋彪傳》:「貪吏~其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