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走
簡體:走
繁體:走
讀音:zǒu
拼音:zou
部首:走
五行:金
奔波劳苦,清雅伶俐,中年劳,晚年吉昌,双妻之格。
走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同本义 [run]
走,趋也。--《说文》
来朝走马。--《诗·大雅·绵》
某将走见。--《仪礼·士相见礼》
险其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若蝉之走明火也。--《吕氏春秋·期贤》
在位者皆反走辟。--《大戴礼记·诸侯迁庙》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韩非子·喻老》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韩非子·五蠹》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海外北经》
双兔傍地走。--《乐府诗集·木兰诗》
飞沙走砾。--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走zǒu
⒈行,步行:~路。~快点。
⒉运送,往来:~信。~货物。~亲串友。
⒊移动,挪动:~棋。钟在~。
⒋离去:他已~了。我也要~。
⒌由,通过,经过:~此门进。~天桥去。那笔钱不~帐了。
⒍漏出,泄漏,超出:~气。~漏风声。讲话~了嘴。
⒎改变或失去原样:~味。~样。
⒏实行,贯彻:~群众路线。
⒐跑,逃跑:奔~。~马观花。敌军丢盔弃甲而~。
⒑[走私]非法运货,逃避检查,偷税漏税:惩办~私犯。
⒒[走卒]为恶势力作帮凶的小喽啰。
⒓[走狗]善跑的猎狗。〈喻〉受人豢养而帮凶作恶的人。
走字編碼:
五筆98:FHU 倉頡:GYO 四角號碼:40801 UniCode碼:U+8D70 規範漢字編號:0625
走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0978,第02捲上,走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215第01
起名字典:
走
行,步行;移動,挪動。(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20次)
康熙字典:
走
康熙筆畫:7畫
zǒu
1<動>跑。《木蘭詩》:「兩兔傍地~,安能辨我是雄雌。」《五蠹》:「兔~觸株,折頸而死。」
【又】趕快去。《送東陽馬生序》:「錄畢,~送之,不敢稍逾約。」
2<動>逃跑。《石壕吏》:「老翁逾牆~,老婦出門看。」《寡人之於國也》:「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
【又】〈動使動〉使……逃跑。《赤壁之戰》:「可燒而~也。」
3<動>奔向;趨向。《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嘗有罪,竊計欲亡~燕。」《阿房宮賦》:「驪山北構而西折,直~咸陽。」
【辨】行,走。現代的「走」,古代稱「行」;現代稱「跑」,古代稱「走」。
【走筆】用筆迅速地書寫。
【走舸】快船。
【走狗】⒈獵狗。⒉驅狗出獵。⒊比喻受人豢養而幫助其作惡的壞人。
【走丸】如丸之速轉,比喻便易迅速。
【走卒】⒈供人使喚的差役、隸卒。⒉泛指供人驅使、地位低下無足輕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