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荊
簡體:荊
繁體:荊
讀音:jīng
拼音:jing
部首:
五行:水
荊
(形聲。從艸,刑聲。本義:一種灌木)
灌木名。又名楚 [brambles]
荊,楚木也。--《說文》
以牡荊書幡。--《漢書·郊祀志》。注:「作幡柄也。」
白刑堪為履。--《廣州記》
馬鞭草科牡荊屬落葉灌木。種類很多,有牡荊,黃荊,紫荊等。枝條柔韌,可編筐籃;果實可入藥。如:荊榛(有棘刺的灌木叢);荊釵裙布(荊枝作釵,粗布為裙。指婦女樸素或貧寒的服飾);荊天棘地(遍地荊棘。比喻艱險困厄的境地);荊花(即紫荊花,比喻兄弟昆仲同枝並茂)
荊條。古代用為刑杖 [twigs of the chaste tree]
肉袒負荊。--《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荊
荊jīng
⒈落葉灌木,掌狀復葉或單葉,夏秋開紫藍色小花。有蔓~、牡~、黃~等。果實叫"蔓荊子"或"黃荊子"可供藥用。古代用荊條做打人的刑具:負~請罪。
⒉春秋時楚國又稱"荊"。
⒊[荊棘]叢生多刺的灌木。〈喻〉道路艱難或處境困難:~棘載途。
荊字編碼:
五筆98:AGAJ 倉頡:TTLN 四角號碼:42400 UniCode碼:U+8346 規範漢字編號:1401
荊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0489,第01卷下,艸部第249字 [康熙字典]:頁1030第11
起名字典:
荊
叢生多刺的灌木。後引申指道路艱難或處境困難。(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650次)
康熙字典:
荊
康熙筆畫:12畫
jīng
1<名>一種落葉灌木,枝條可編筐籃。《兵車行》:「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杞。」
2<名>用荊條做的刑杖。《廉頗藺相如列傳》:「肉袒負~,因賓客至相如門謝罪。」
3<名>荊州,古「九州」之一,在今長江中游一帶。
4<名>春秋戰國時楚國的別稱。《察今》:「~人欲襲宋。」
【荊妻】對人謙稱自己妻子。
【荊室】貧陋的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