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傴
簡體:傴
繁體:
讀音:yǔ
拼音:yu
部首:
五行:金
傴
(形聲。從人,區聲。本義:背曲) 同本義 [hunchbacked]
傴,曲也。--《廣雅》
苦水所,多尪與傴人。--《呂氏春秋·盡數》
良雌傴伏,體方就成。--《論衡·論死》
傴僂提攜。--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傴兜面孔(指面孔凹凸不平);傴伏(曲背俯伏);傴步(彎腰曲身行走);傴伸(駝背);傴背(駝背);傴傴(背曲的樣子)
傴
彎腰 [bend over](表示恭敬)
形容鬼看見,忙傴去將他一把拿住,思量拉他上船。--《何典》
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左傳》
通「嫗」(鑹??)。愛撫;撫育 [show tender care for;foste
傴(傴)yǔ駝背:~身。~僂。
傴字編碼:
五筆98:WARY 倉頡:XOSK 四角號碼:21214 UniCode碼:U+4F1B 規範漢字編號:3603
傴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96第12
起名字典:
傴
本意指背曲,也有恭敬,憐愛的意思。(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0次)
康熙字典:
傴
康熙筆畫:13畫
yǔ
1<形>駝背。《荀子?儒效》:「是猶~身而好高昇也。」
【引】曲身,表示恭敬。《莊子?列禦寇》:「一命而~,再命而僂,三命而俯。」
【傴僂】⒈駝背。⒉彎腰曲背。⒊鞠躬,恭敬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