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切
簡體:切
繁體:切
讀音:qiē
拼音:qie
部首:刀
五行:土
英俊佳人,双妻之格,中年奔波但隆昌,晚年劳神。
切
通“砌”。台阶 [steps]
切皆铜沓黄金涂。--《汉书·外戚·孝成赵皇后传》
切
(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同本义 [cut into parts;slice]。如:切花(从植株上剪下的花枝或枝叶);切心(比喻痛切);切肺(祭祀所用的肺);切象(切,割取。取象以作比喻);切腹(剖腹自杀);切菜;切肉
治骨。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cut]。如:切错(治理器物);切玉(割玉);切镂(镂刻;雕刻)
切磋。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compare notes]。如:切切(相互敬重切磋勉励的样子);切正(切磋相正);切直(切磋相正);切摩(切磋相正);切磨(切磋相正)
切qiē
⒈割开,截断:~开。~猪肉。~断敌军退路。
⒉ [切磋]〈喻〉互相商讨,取长补短:~磋琢磨。
⒊ 几何学上直线与弧线或两个弧线相接的一点叫"切":~点。~线。两圆相~。
────────────────—
切qie
⒈贴近,紧靠:~身。~肤。
⒉密合,符合:~题。~合实际。〔切齿〕磨牙,咬牙。〈表〉极其愤恨:~齿腐心。~齿痛恨。
⒊急迫,紧急:急~。迫~。回乡心~。
⒋实在,着实:~实。~记。言语恳~。深~致谢。
⒌诊病按脉:~脉。
⒍旧时汉语的一种注音法,即用上一字的声母与下一字的韵母相拼成音,也叫"反切"。如"童"字是"徒红切"。
切字編碼:
五筆98:AVT 倉頡:PSH 四角號碼:47720 UniCode碼:U+5207 規範漢字編號:0107
切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2746,第04卷下,刀部第17字 [康熙字典]:頁136第09
起名字典:
切
割開,截斷。 幾何學上直線與弧線或兩個弧線相接的一點叫切。(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40次)
康熙字典:
切
康熙筆畫:4畫
qiē
1<動>切割;用刀分割東西。《鴻門宴》:「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而啖之。」
2<動>磨。《詩經?衛風?淇奧》:「如~如磋,如琢如磨。」
qie
1<動>貼近;切近。《荀子?勸學》:「《詩》《書》故而不~。」
2<形>懇切;深切。《柳毅傳》:「迨訴頻~,又得罪舅姑。」
3<形>迫切;急切。《黃生借書》:「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如是。」
4<形>嚴厲。《陳情表》:「詔書~峻,責臣逋慢。」
5<副>務必;一定。《失街亭》:「~宜小心在意。」
【切雲】接雲。古代一種高帽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