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足
簡體:足
繁體:足
讀音:zu
拼音:zu
部首:足
五行:火
刑偶傷子,身弱短壽,中年隆昌,晚年勞神。
足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腳,合起來指整個腳。本義:腳)
(同本義。秦漢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腳」;「腳」表示小腿。魏晉以後,三者都表示腳,但在書面語中,多用「足」) [foot]
足,人之足也,在下,從止口。--《說文》。按,膝下至跖之總名也。從止,即趾字,從口,象膝形。
震為足。--《易·說卦》
足恭而口聖。--《大戴禮記》
手足胼胝,面目黧。--《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韓非子》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勸學》
折臂斷足。--清
足zu
⒈腳:~跡。手舞~蹈。
⒉滿,夠量,充分:滿~。~夠。充~。富~。
⒊補上:補~。以晝~夜。
⒋完全:此項工作一人~可完成。
⒌盡情地,盡量地:他們~玩了半天。
⒍值得:不~為奇。微不~道。
⒎夠得上:這本書~有八萬字。
⒏[足下]對朋友的敬稱。多用於書信。
────────────────—
足ju 1.(今讀zu)補足;湊滿。 2.擁,增益。參見"足本"。 3.過分。參見"足恭"。
足字編碼:
五筆98:KHU 倉頡:RYO 四角號碼:60801 UniCode碼:U+8DB3 規範漢字編號:0731
足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1325,第02卷下,足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221第17
起名字典:
足
腳;滿,夠量,充分;補上;完全。(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070次)
康熙字典:
足
康熙筆畫:7畫
zu
1<名>腳。《勸學》:「假輿馬者,非利~也,而致千里。」《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而置之其坐。」
2<名>動物的腳。《核舟記》:「細若蚊~,鉤畫了了。」
3<名>器物的支撐部分。《赤壁之戰》:「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之形成矣。」
4<形>充足。《趙威後問齊使》:「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補不~。」
5<形>滿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蘭亭集序》:「快然自~。」
6<副>足夠。《鴻門宴》:「料大王士卒~以當項王乎?」 《赤壁之戰》:「兵精糧多,~以立事。」
7<副>值得。《桃花源記》:「不~為外人道也。」《〈論語〉十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觀也已。」
【足下】⒈稱對方的敬詞。戰國時多稱諸侯國國君為足下。⒉腳下;立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