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縊
簡體:縊
繁體:
讀音:yi
拼音:yi
部首:
五行:木
縊
(形聲。從糸,益聲。從糸,與絲繩有關。本義:吊死)
同本義 [hang]
縊,絞也。--《說文》。段注:「絞縊必兩股辮為之。…縊死必兩股為之,以其直懸也,故亦謂之經」
十四年春,孔達縊而死。--《左傳·宣公十四年》
莫敖縊於荒谷。--《左傳·桓公十三年》
自縊於庭樹。--《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縊死(用繩索,布條等套繞頸上掛於高處氣絕而死。也稱吊死);縊鬼(吊死者的鬼魂)
用繩子勒頸絕氣而死 [strangle]
縊而弒之。--《左傳·昭公元年》
縊即氣絕。--清·方苞《獄中雜記》
縊加別械。
又如:縊殺(勒人之頸
縊yi吊死,絞殺,勒死:自~。~而弒(殺)之。
縊字編碼:
五筆98:XUWL 倉頡:VMTCT 四角號碼:28112 UniCode碼:U+7F22 規範漢字編號:5615
縊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944第25
起名字典:
縊
指吊死,用繩子勒死。(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次)
康熙字典:
縊
康熙筆畫:16畫
yi
1<動>吊死。《孫雀東南飛》:「仲卿聞之,亦自~於庭樹。」
2<動>絞死;勒死。《獄中雜記》:「順我,始~即氣絕;否則三~加別械,然後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