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嗤
簡體:嗤
繁體:嗤
讀音:chī
拼音:chi
部首:口
五行:火
嗤
(形聲。從口,蚩聲。本義:譏笑,嘲笑) 同本義 [sneer at]
豈多嗤呼。--《後漢書·隗囂傳論》。注:「笑也。」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嗤靳(譏笑、羞愧他人);嗤嗤(譏笑);嗤鄙(譏笑輕視);嗤玩(嘲笑玩弄);嗤戲(譏笑戲弄)
嗤
形容布等扯裂之聲 [sound of tearing]。如:嗤啦
嗤
表示唾棄和驚異
嗤,這話才叫怪。沒了命,倒說沒有什麼恨。--葉聖陶《夜》
嗤詆
[deride and abuse] 譏笑嘲罵
軍國經論,略天施用,故為武人俗吏所共嗤詆。--《顏氏家訓·勉學》
嗤笑
[chuckle] 譏笑
嗤 chī嗤笑,譏笑:~之以鼻。
【嗤笑】譏笑。
【嗤之以鼻】用鼻子吭氣,表示輕蔑、看不起。
────────────────—
嗤chī譏笑,嘲笑:~之以鼻。為眾所~。
嗤字編碼:
五筆98:KBHJ 倉頡:RUMI 四角號碼:62036 UniCode碼:U+55E4 規範漢字編號:5472
嗤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203第33
起名字典:
嗤
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0次)
康熙字典:
嗤
康熙筆畫:13畫
chī
<動>譏笑。司馬光《訓儉示康》:「人皆~吾固陋,吾不以為病。」《甘藷疏序》:「或~笑之。」
【嗤嗤】1.譏笑。李白《登廣武古戰場懷古》詩:「撫掌黃河曲,~阮嗣宗。」2.敦厚。3.喧擾。4.惑亂。
【嗤鄙】譏笑輕視。《隋書?王劭傳》:「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
【嗤詆】譏笑嘲罵。《顏氏家訓?勉學》:「軍國經論,略無施用,故為武人俗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