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別
簡體:別
繁體:別
讀音:bie
拼音:bie
部首:
五行:水
刑偶傷子,晚婚吉,清雅伶俐,中年有離亂之災,晚年安詳。
別
(會意。從剮,從刀。「剮」,《說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別」的小篆形體,是一個表示用刀剔骨頭的會意字。本義:分解)
同本義 [cut apart;divide up]
別,分解也。--《說文》
桀之力,別觡伸鉤。--《淮南子·主術訓》
又如:別割(分割);別產(分割家產;分家);別國(從一國分化而成的國家;現常指別的國家)
分離;分開;分出 [divide;separate;leave;part]
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書·禹貢》
久之,頗曉其別蓍布卦意。--《漢書·張禹傳》
有別券者幾何家?--《管子·問》。注:「別券,謂分契也。」
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別 bie
1分開:離~。
2另外:~稱。
3區分;區別:辨~。
4差別:天淵之~。
5類別:性~。
6用別針等把一樣東西附著或固定在另一物體上。胸前~著紀念章。
7插住;用東西卡住:把門~住。
8示禁止或勸阻:~說了!
9表示揣測。通常與字合用:可~是他病了吧。
十姓。又見bie。
【別本】見【副本】。
【別稱】正式命名以外的名稱。如秦是陝西省的別稱。
【別出心裁】見【獨出心裁】。
【別動隊】原指離開主力部隊單獨執行特殊任務的部隊,現多指武裝特務組織。
【別號】在名、字以外另起的稱號:王安石字介甫,~半山。
【別具匠心】心思靈巧,與眾不同。
【別具一格】具有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
【別開生面】另外開創新的局面或新的形式、風格。
【別樹一幟】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家。
【別墅】建在郊區或風景區供休養用的住宅。
【別無長物】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多餘的東西。形容十分窮困。又作身無長物。
【別義】一個詞除本義之外的意義。包括轉義(引申義、比喻義)及文字上的假借義等。
【別有天地】另有一種境界。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等引人入勝。
【別有用心】言論或行動中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別緻】與眾不同:這種風衣式樣~。
────────────────—
別 bie又見bie。
【彆扭】
1不合意:這天氣真~。
2不和:鬧~。
3不通順;不流暢:這句話念起來~。
別字編碼:
五筆98:KEJH 倉頡:XRSLN 四角號碼:62400 UniCode碼:U+522B 規範漢字編號:0751
別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38第28
起名字典:
別
別的本義指分解,如《說文》:別,分解也。後也有分離,分開,區分,類別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80次)
康熙字典:
別
康熙筆畫:7畫
bie
1<動>分;分開。《蘇武》:「~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2<動>區別;分別。《柳毅傳》:「而大小毛角,則無~羊焉。」
3<動>離別;告別。《孔雀東南飛》:「卻與小姑~。」
4<副>另外;別外的。《琵琶行》:「~有幽愁暗恨生。」《赤壁之戰》:「如有離違,宜~圖之。」
【別腸】離別之情。
【別駕】官職名。漢時為州刺史的屬官,隋唐一度改為「長史」,後又恢復。宋時改為「通判」。
【別傳】舊史書的一種分類。專記載某人的逸聞趣事,以補充正傳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