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憾
簡體:憾
繁體:憾
讀音:han
拼音:han
部首:忄
五行:水
憾
(形声。从心,感声。本义:遗憾,不快,不满)
同本义(先秦古书一般用“憾”,汉代以后多用“恨”) [regret deeply]
憾,恨也。--《广雅》
以其私憾。--《左传·宣公二年》
不可使多畜憾。--《左传·文公十四年》
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人犹有所憾。--《礼记·中庸》
无憾而后即安。--《国语·鲁语下》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王上》
志恨憾而不逞兮。--《楚辞·严忌哀时命》
降而不憾。--《左传·隐公三年》
死无余憾。--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憾悔(悔恨);憾惜(遗憾惋惜);憾轲
憾han悔恨,惋惜,失望:~事一桩。太遗~。
────────────────—
憾dan 1.不安。
憾字編碼:
五筆98:NDGN 倉頡:PIRP 四角號碼:93035 UniCode碼:U+61BE 規範漢字編號:3381
憾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405第04
起名字典:
憾
意指遺憾,不快,不滿。(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40次)
康熙字典:
憾
康熙筆畫:17畫
han
1<名>恨;怨恨。《寡人之於國也》:「是使民養生喪死無~也。」
2<名>不滿意;遺憾。《論語》:「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