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袞
簡體:袞
繁體:袞
讀音:gǔn
拼音:gun
部首:衣
五行:木
袞
(袞為袞的俗字。形聲。從衣,公聲。本義:畫龍於衣。也指古代帝王或三公(古代最高的官)穿的禮服)
同本義 [dragon robe]
中國古代天子祭祀時所穿的繡有龍的禮服
袞,天子享先王。卷龍繡於下常。幅一龍,蟠阿上鄉(向)。--《說文》
王之吉服,享先王則袞冕。--《周禮·司服》。司農注:「袞衣,卷龍衣也。」
我覯之子,袞衣繡裳。--《詩·豳風·九罭》
(罭(鑹??)九罭:捕捉小魚的細網)
吾有布衣之心,子有袞冕之志,各從所好,不亦善乎?--《後漢書·孔僖傳》
(此處引申為登朝入仕)。又如:袞袍(天子的禮服);袞龍裘(繡有飛龍圖案的裘皮
袞(袞)gǔn
⒈〈古〉帝王或三公(高官)穿的禮服:~袍。~服。
⒉[袞袞]連綿不斷。〈引〉眾多:~ ~諸公(舊時指眾多有權有勢的人)。
袞字編碼:
五筆98:UCEU 倉頡:YCIV 四角號碼:00732 UniCode碼:U+886E 規範漢字編號:4623
袞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5230,第08捲上,衣部第3字 [康熙字典]:頁1112第08
起名字典:
袞
本義指畫龍於衣。也指古代帝王或三公(古代最高的官)穿的禮服。(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40次)
康熙字典:
袞
康熙筆畫:10畫
gǔn
1<名>古代帝王或三公穿的禮服。《後漢書?張衡傳》:「服~而朝。」
2<形>連續不斷。杜甫《醉時歌》:「諸公~~登台省。」
【袞冕】⒈古代帝王或公侯的禮服或禮帽。⒉指入朝為官。
【袞闕】比喻帝王失德。
【袞職】天子或三公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