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聵
簡體:聵
繁體:聵
讀音:kui
拼音:kui
部首:耳
五行:木
聵
先天性耳聾。後泛指耳聾 [deaf]
聵,生而聾也。從耳,貴聲。--《說文》
蘄州龐君安常善醫則聵。--《東坡志林》
聾聵不可使聽。--《國語·晉語四》
又如:聵眊(耳聾眼花。引申為昏聵)
聵
昏聵,不明事理 [unknown]
近愚則聵。--皮日休《耳箴》
開聾啟聵。--孔尚任《桃花扇》
又如:聵聵(糊塗無知,不明事理)
聵kui
⒈耳聾或指先天性耳聾。
⒉不明事理:昏~。此人~ ~。
聵字編碼:
五筆98:BKHM 倉頡:SJLMO 四角號碼:15482 UniCode碼:U+8069 規範漢字編號:5867
聵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968第39
起名字典:
聵
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0次)
康熙字典:
聵
康熙筆畫:18畫
kui
1<形>耳聾。《國語?晉語》:「聾~不可使聽。」
2<形>糊塗無知。韓愈《朝歸》:「坐食取其肥,無堪等聾~。」成語有「振聾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