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黼
簡體:黼
繁體:黼
讀音:fǔ
拼音:fu
部首:黹
五行:水
黼〈名〉
(形聲。從黹,象縫處縱橫交錯之形;表示與縫衣或刺繡有關。甫聲。本義:古代禮服上繡的半黑半白的花紋) 同本義 [square patch on official costume embroidered with white and black axes]
黼,白與黑相次文。--《說文》
玄袞及黼。--《詩·小雅·采菽》
白與黑謂之黼,黑與青謂之黻。--《考工記·畫繢之事》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書·益稷》
凡祭祀,共黼畫組就之物。--《周禮·天官·典絲》
又
美者黼繡,是古天子之服。--《漢書·賈誼傳》
黼衣黻裳不茹葷。--《荀子·哀公》
又如:黼依(繡有斧文的屏風。設於朝
黼 fǔ〈古〉禮服上面繡的半黑半白的花紋。
黼字編碼:
五筆98:OISY 倉頡:TBIJB 四角號碼:33227 UniCode碼:U+9EFC 規範漢字編號:6381
黼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4920,第07卷下,黹部第3字 [康熙字典]:頁1523第04
起名字典:
黼
指古代禮服上繡的半黑半白的花紋。(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0次)
康熙字典:
黼
康熙筆畫:20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