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跗
簡體:跗
繁體:跗
讀音:fū
拼音:fu
部首:足
五行:水
跗〈名〉
腳背 [instep]
蹶泥則沒足滅跗。--《莊子·秋水》
又如:跗注(古代的一種長兵服)
足 [foot]。如:跗面(腳面);跗蹋(以足踏地);雙跗(雙腳)
物體的足部。通「柎」 [leg]
朱跗黃實,蓄殖果木,不如三土以十分之六。--《管子·地員》
又如:鼓跗(鼓架)
泛指條狀物的末端 [end]。如:劍跗(劍的握手處)
花萼 [calyx]
銜素蕊於青跗。--南朝齊·沈約《郊居賦》
又如:跗萼(花萼與子房。亦指花朵);跗萼聯芳(比喻兄弟均貴顯榮耀)
跗骨
[tarsus tarsal bones] 指與蹠骨相關的一塊骨或軟骨
跗
⒈腳背:~面。
⒉
【~骨】蹠骨和脛骨之間的骨,構成腳跟和腳面的一部分,由七塊小骨組成。
────────────────—
跗fū 1.腳背。 2.腳。 3.引申指山麓。 4.同"柎"。花萼房。 5.同"柎"。物體的足部。 6.泛指條狀物的末端。如毛筆下端栽毛的部分,針或劍的握手處等。 7.蛇腹下的橫鱗。
────────────────—
跗fu 1.古代人名用字。相傳上古黃帝時有名醫俞跗。見《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跗字編碼:
五筆98:KHWF 倉頡:RMODI 四角號碼:64100 UniCode碼:U+8DD7 規範漢字編號:5136
跗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223第35
起名字典:
跗
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0次)
康熙字典:
跗
康熙筆畫:12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