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衄
簡體:衄
繁體:衄
讀音:nǜ
拼音:nu
部首:血
五行:火
衄
鼻出血 [nosebleeding]
衄,鼻出血也。從血,丑聲。--《說文》。俗字作衄
春不鼽衄。--《素問·金匱真言論》
此人奉使出門,卒爾鼻衄。--《大莊嚴論經》
泛指人體各部位的出血 [bleed]。如:耳衄;齒衄
畏縮 [shrink]
未戰而退,先自摧衄,亦古之所忌。--《晉書》
挫折;挫傷;失敗 [be defeated]
莫不衄銳挫鋩。--左思《吳都賦》
流聞東軍失備,師徒小衄。--曹植《求自試表》
又如:衄折(失敗,挫敗);衄挫(衄折);衄痍(創傷);衄銳(挫其鋒銳)
衄(衄)nǜ
⒈鼻出血:~血。鼻~。
⒉失敗,挫傷:敗~。
衄字編碼:
五筆98:TLNG 倉頡:HTNG 四角號碼:27112 UniCode碼:U+8844 規範漢字編號:4583
衄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3155,第05捲上,血部第6字 [康熙字典]:頁1107第09
起名字典:
衄
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0次)
康熙字典:
衄
康熙筆畫:10畫
nǜ
1<動>鼻孔出血。《太平廣記》:「鼻~,灸腳而愈。」
2<名>挫敗。曹植《求自試表》:「流聞東軍失備,師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