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黷
簡體:
繁體:黷
讀音:du
拼音:du
部首:黑
五行:火
黷字編碼:
五筆98:LFOD 倉頡:WFJNK 四角號碼:64384 UniCode碼:U+9EE9 規範漢字編號:6432
黷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521第01
起名字典:
黷
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0次)
康熙字典:
黷
康熙筆畫:27畫
du
1<形>污濁。孔稚珪《北山移文》:「先貞而後~。」(先前堅貞,後來卻變成污穢了。)
【引】黑色。左思《吳都賦》:「林木為之潤~。」
2<形>輕慢;褻瀆。《公羊傳?桓公八年》:「~則不敬。」
【引】過濫。《後漢書?陳蕃傳》:「且祭不欲數,以其易~故也。」
3<動>貪污。《南史?蕭思話傳》:「歷十二州,所至雖無皎皎清節,亦無穢~之累。」
【黷貨】貪財。
【黷近】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