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散
簡體:散
繁體:散
讀音:san
拼音:san
部首:
五行:金
刑偶傷子,出外大吉,中年勞苦多災,晚年吉祥。
散
逍遙,懶散 [free and unfettered]
庸眾駑散。--《荀子·脩身》。注:「散,不拘檢者也。」
又如:懶散;散人(閒散無用或不為世用的人。後多指隱士);散袒(假日;消閒);散旦(散彈,散誕。舒散;不受拘束);散適(閒適);散閒(消遙自在,無拘無束);散宕(放逸);散懶(精神鬆散,行動散漫)
瀟灑;灑脫 [natural and unrestrained;at ease]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世說新語》
又如:散朗(飄逸爽朗)
掛名職務,沒有或很少有工作卻可以領工資 [sinecure]
初,晉世散騎常持選望甚重,與侍中不異,其後職任閒散,用人漸輕。--《宋書·孔覬傳
散sǎn
⒈零碎的,零星的:~裝。~兵游勇。
⒉鬆開,沒有約束:~漫。~頭髮。包裹~了。
⒊藥末:健胃~。
⒋[散文]文體名。篇幅不長,形式自由,不用韻,字句不求整齊。抒情、敘事、議論均可,一般又可分為雜文、小品、遊記、速寫等。
────────────────—
散san
⒈分開,離開,跟"聚"相對:~會。~場。
⒉消除,排遣:~心。~悶。
⒊分佈,分給:~發。~宣傳品。
⒋解雇:廠方不能隨便~工人。
⒌[散步]在戶外隨便走走。
散字編碼:
五筆98:AETY 倉頡:TBOK 四角號碼:48240 UniCode碼:U+6563 規範漢字編號:2546
散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472第34
起名字典:
散
意為不集中;藥末。可起藥名:益肝化石散。(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30次)
康熙字典:
散
康熙筆畫:12畫
san
1<動>散開;分離。《過秦論》:「於是從~約敗,爭割地而賂秦。」
2<動>飄散;散佈。《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入珠簾濕羅幕。」
3<動>驅散;排除。陸嵩《新年作》:「願得東風起南陌,催動春光~寒色。」
4<動>罷休。《後漢書?王龔傳》:「會赦,事得~。」
5<動>碎裂;摧毀。《白馬篇》:「俯身~馬蹄。」
sǒn
1<形>沒有約束;懶散。《荀子?修身》:「庸眾駑~,則劫之以師友。」
2<形>零散。《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3<形>閒散。代稱閒散的職位。韓愈《進學解》:「投閒置~,乃分之宜。」
4<名>粉狀的藥。《後漢書?華陀傳》:「佗以為腸痛,與~兩錢服之。」
5<名>曲名。應璩《與劉孔才書》:「聽廣陵之清~。」
6<名>酒器。《禮記?禮器》:「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
【散誕】⒈放誕不羈。⒉逍遙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