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麼名字,都要追求簡潔、通俗、順口、吸引人、有美好的寓意等,而營銷者對產品名字的要求應該更高。一個好的名字還要體現定位、彰顯新類別,還要暗示產品類別行業屬性,還要訴求賣點,還要有正面的促進銷售的聯想等。一句話,產品名字要為市場銷售服務,好名字會說話!
我們經常看到許多產品頂著傻、假、雷、暈四類名字,曇花一現,實在是不足為奇。
傻。傻名字最大的特點,是用品類通用名做產品名。這種做法,簡直是以一己之力,澆整個品類大地,後來者反而容易借勢而起。
「維他奶」太像一個品類名,維維、黑牛就容易借用其市場教育,瓜分市場,形成圍堵;大寨核桃露自己賣的時候還不錯,植物蛋白飲料一興起,植物蛋白專家的露露、六個核桃的養元,輕鬆搶佔市場;天景開發「玉米花絲飲料」不可謂不創新,但這樣沒有一點屏蔽作用的名字,一遇大品牌進入,毫無優勢可言。
在產品短缺時代,大品牌+品類名的命名方式確有不少成功,比如康師傅冰紅茶、統一綠茶、娃哈哈八寶粥等。但是這種成功是抓機遇的成功。現在競爭已經白熱化,尤其是實力不足的中小企業,好不容易創新個產品,還給整個品類做嫁衣,產品注定長不大。像「粗糧牛奶」這樣的命名非常失敗。
假。也就是山寨。多為看到同類產品熱賣,推出的跟進產品。
養元的「六個核桃」熱了,於是有了「七個核桃」,怎麼看都是小跟班;「五糧液」是濃香之王,「九糧液」卻像假冒偽劣;「王老吉」靠「怕上火」訴求賺得盆滿缽滿,仁和乾脆出個「不怕火」,三九出了個「下火王」,如果再接著有人出「滅火神」怎麼辦。
跟進也能成功,關鍵是避開原有產品優勢,提出自己的主張。Hello-C跟的是水溶C100,卻有個更加響亮、上口的名字,輕鬆、快樂的聯想與飲料屬性極為吻合;呦呦奶茶借的是杯裝奶茶東風,「呦呦」親切的稱呼,使其自成一派。「亮嗓」與「金嗓子」相比還是有一定距離,但也足夠彰顯自己的個性。
暈。產品名字是最直接的訴求,當然是越清晰明朗越好。但是,很多名字卻讓消費者覺得有點暈。「第五季」不可謂不酷、不時尚,但名字空泛無意義,讓人不知所云;「原葉茶」本意挺好,可消費者心中,茶的品類早就固定在紅茶、綠茶、花茶等幾大類別上,憑空造出來的原葉茶讓人莫名其妙;「牽手」本來是很甜蜜的戀人、情人、朋友的感覺,但產品包裝、廣告、新聞報導、終端展示、促銷活動傳達出的信息卻是,自己是做農產品轉化的,「牽手」二字說的是企業自己,一手牽著農戶,一手牽著市場。暈死!原來是此牽手不是彼牽手!
解決「暈」的問題非常簡單,將名字盡量實詞化、名詞化,避免用難以差異化的形容詞。例如要突出方便面的勁道,今麥郎將這一感覺名詞化為「彈面」,一舉將模糊的感覺固化,成就了新品類,阻擋了模仿者跟進。
用一個雷人的名字,可以吸引注意力,擴大宣傳效果,但是如果忘記營銷的目的,為雷人而雷人,喧鬧過後是死寂。「喝啥呦」借用韓語問候語發音,引起消費者興趣,與產品關聯性太過繞彎,韓流一過,產品無處可尋;「這樣紫啊」更是產品、名字與消費者捉起了迷藏,從視疲勞、花青素、到「黑加侖、藍莓、紫葡萄」、紫色、再到網絡語言「醬紫」、「這樣紫啊」,我的天呀,真是累死人不償命;「O泡果奶」自以為充滿樂趣,很多消費者卻覺得噁心無比;「洩停封」看似借用了「謝霆鋒」的名人效應,但用別人的名字命名瀉藥,惡俗十足,不會長久。相反,「清嘴」的名字就起得巧。「清嘴」與「親嘴」諧音,猛的一聽也挺雷,但一字之差,讓產品充滿清新感,而且與產品訴求非常吻合,這樣的名字才是消費者喜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