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拆字,就是把一個字拆成兩個字。許多古人喜歡用這個辦法起名,如毛奇變為毛大可。這種方法適用於單名。單名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以母姓為名,一是以普通字眼兒為名。對於以母姓為名者,拆字法是理想的命名方法之一。像這樣以父姓為姓,母姓為名的名字,效果是不太理想的。像張王、嚴 何、呂李,倘若把這些粗淺的單名拆成雙名,效果就會截然不同,例如張一工、嚴可人、呂木子等。
雖然這些姓名有點怪,卻耐人尋味。這種含有幾分怪味的名字,比起那些一本正經,千人一面的名字,更容易引人注目。
拆字說起來容易,其實不然,拆字不能隨意地拆,如果拆得不倫不類,就失去了拆字的意義。我們介紹以下兩種拆字的方法。
其一,照貓畫虎,可以利用許慎的《說文解字》或其他有關拆字的方法去做。例如下列姓氏就可以這樣拆:
江——水工或工水;
張——弓長可長弓;
柏——木白或白木;
姜——女羊或羊女;
邵——邑召或召邑;
周——用口或口用;
唐——口庚或庚口;
章——音十或十音;
冀——北異或異北;
孫——子系或系子。
或者更簡單,直接從字形考慮去拆這個字,如:
江——三工或工三;
周——十同或同十;
吳——口天或天口;
王——一工或工一;
馮——二馬或馬二;
陳——耳東或東耳;
呂——二口或口二;
章——立早或早立;
苗——草田或田草;
方——點萬或萬點;
岳——丘山或山丘;
羅——四夕或夕四。
拆字後就可以與姓配合使用。我們列舉以下數例使用拆字法命名的姓名來證實一下拆字後的效果。如:
李禾子(季)褚今山(岑)徐加貝(賀)田午言(許)
龐廣龍(龐)周古月(胡)薛義人(儀)丁兌心(悅)
黃公羽(翁)曹尚巾(常)卓元阜(阮)古可木(柯)
辛東木(棟)刁大可(奇)郭九日(旭)鄭雨辰(震)
胡方舟(舫)張一弓(引)寥三原(源)郝如心(恕)
彭一寧(宇)孟丁戊(成)蔣重日(昌)賈公木(松)
魏高山(篙)秦日京(景)姚乃禾(秀)沈日華(曄)等。
拆音其實就是利用反切音去造成一個新字。反切的原理是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和聲調。例如:「毛」其實就是「莫」的聲母與「袍」的韻母合併反切發出來的,同樣,「該」為古哀切,「訴」為桑故切。其實,反切就是把一個字離析為兩個音節。這也意味著可以利用反切的原理變單名為雙名。方法之一,我們可以利用古代現成的反切。反切字可以從古書上查得。下面是中國某些姓氏的反切:
王,雨方切; 卜博木切; 錢,齊延切;孫,思魂切; 柯,居何切;
楊,余章切; 江,古雙切;他,陳知切; 柳,力九切;柴,鋤加切;
宮,居雄切; 周,之由切;金,居吟切; 過,古禾切;韋,於非切;
黃,胡光切; 顧,古慕切;祖,則古切都,東徒切;
如果有人以姓為名,正可以利用反切音大做一番文章。例如:
田雨方(王)嚴陟良(張)鍾博木(卜)羅齊延(錢)馬思魂(孫)駱魚澗(雁)
路居何(柯)邱胡光(黃)董古慕(顧)閻則古(祖)蘇東徒(都)鄒之刃(震)
竇古雙(江)范陳知(池)謝力九(柳)謝鋤和(柴)邱居友(宮)鄭奴冬(農)
雷之由(周)尚居吟(金)路古禾(過)曾於非(韋)鄧知鄰(珍)賀余章(楊)
任郎丁(玲)方博江(邦)葉力尋(臨)唐戶千(賢)等。
但有些人更喜歡自己動手製造反切。因為古人的反切字由於古今讀音和字形、字體的流變,許多已經不能淮確地反切出現今的字來。並且,古人製造的反切字大多較單一,並且總是那麼個字來回切來切去,沒有新意。不如自己製造反切。比如,一個姓王的人想給兒子起名「王寧」,但這個名字肯定會與別人重名。那麼他可以試著自己找幾對反切音出來一一比較,例如乃鈴、南明、男萍、內情、南亭、乃亭、南萍。他最後發現,「乃亭」這個名字應該是最好的,因為他不僅保留了王寧這個名字的義,而且保留了這個名字的音,並且文雅得多。下列一些名字也是今人製造的反切字。例如:
吳吉雅(賈)賈亦房(楊)史白軍(畢)武之光(莊)
白了然(蘭)姜萬磊(偉)程鶴歸(輝)牛布音(賓)等。
拆字拆音為名在中國當代人名中,可謂異軍突起,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