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的姓氏出現在什麼時候?這一問題很難回答。生活在遠古時期的原始人,由於血緣關係的不同,也會分為一個個部落;各個部落為了相互區別,也會有各自的名稱,這種名稱無疑就是姓的雛形。但那時還不曾出現文字,部落的名稱只能靠口頭傳說下來。經歷了無數世代以後,開始有了文字記載,人們才能把這些最早的姓氏(部落名稱)記錄下來。
我國在夏代以前,曾有許多部落或部落聯盟活動在廣袤的國土之上。這些部落各有不同的始祖,他們是各部落的開創者,被後人奉為神聖,當作半人半神的英雄。如我國傳說時期的黃帝、炎帝、唐堯、虞舜等人,曾為開創各自的部落作出過突出貢獻,僅被本部落的人當作神明看待,而且名字也被用來當作部落的代號,這些代號無疑都是最原始的「姓」。後來各個部落又進一步繁衍為許多支族,這些支族同樣以與本支族有關的人或物命名,這些名稱顯然也就是最早的「氏」。
我國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姓氏,一般認為出自商代的甲骨文中。從已經發現的甲骨文字看,有「帚秦」、「帚楚」、 「帚杞」、
「帚周」、「帚龐」等,其中「帚」即後來的「婦」字,「帚秦」即 「婦秦」,指來自「秦」等部族的婦人。上述「秦」、「楚」、「杞」、
「周」、「龐」等,也都被認為是我國早期姓氏的一部分。
商周以後,由於人口的增多和社會的發展,我國的姓氏漸漸多了起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這些姓氏經過進一步的發展分化、演變,就成為今天我們使用的姓氏。如果我們把這些姓氏逐一進行研究,就會發現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來源和發展歷史,不同的姓氏有不同的源流。
不過,若把這些姓氏放在一起研究,也不難發現其中的一些是由國名演變而來的,有些是從官名、地名等發展而來的,有些則是歷史上某些少數民族的稱號或改姓,原因眾多,情況不一。
如今天常見的齊、魯、秦、吳等姓,大都是由歷史上的齊國、魯國、秦國、吳國等國的皇室宗族或黎民百姓為紀念故國而以國名為姓。其中齊姓人源於兩周時期的齊國,原是姜姓呂尚的後代,春秋戰國時因齊國發生內亂,姜姓王朝被田姓王朝取代,於是,這些亡國後的姜姓人便紛紛以國名為姓氏,姓齊。至於魯、秦、吳等姓,情況也大抵如此。
在我國姓氏的來源中,有些姓氏是由祖先的官爵謚號而來的。如周代有人做管理糧倉的官,當時把露天的糧倉稱為「庚」,有房頂的糧倉稱為「廩」,此後,糧官的後裔便以庚、廩為姓;西周春秋時期,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後來便有人以公子、公孫為姓;春秋時,宋國有位國王名子和,去世後被謚為「穆」,他的後人除繼承王位者繼續姓子外,其餘便都以穆為姓。此外,這類的例子還有周文王之後姓文,衛康叔之後姓康,宋武公之後姓武,等等,不勝枚舉。
除上述以外,我國有些姓氏的來源與某些家族的崇拜物(圖騰)及居住地、祖先的名字或職業有關。如某些氏族崇奉青牛、白象,其後便姓青牛、白象;魯慶公之子公子遂居住在魯國都城東門,號東門襄仲,子孫便以東門為姓。此外,如巫、匠、陶等姓,也大都與各自祖先原來從事的職業有關。
當然,我國的姓氏在出現以後,還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古老的姓氏被廢止、絕滅,同時又有許多新姓氏誕生出來。在這些新姓氏中,有些屬於為避開某位皇帝的名諱而改,如秦漢時的籍姓,因避西楚霸王項籍的名諱而改姓席;唐末王審知稱閩王,當地沈姓改為尤;有些是因讀音相近而變為別的姓氏,如江淮地區「韓」、
「何」不分,北京一帶「耿」、
「簡」音近,福建沿海「王」、「黃」不分,歷史上都有互改現象;有些是因避亂避禍等自行改姓,如南北朝時,南朝人劉凝之避亂人北朝,改姓員;王審知閩國滅亡後,子孫為逃避仇人追殺,分別改姓游、沈、葉等;漢武帝時丞相田千秋,因武帝恩准乘車上殿,家族以為榮,從此改姓車;有些是因政治原因而改姓,如南朝齊巴東王蕭子響起兵作亂,兵敗被殺,家族除籍,改姓肖;隋朝貴族楊玄感反隋失敗後,被改姓鳧;有些是從少數民族或外國人中改姓而來,如隋末王世充本西域胡人,後改姓王;明朝時有菲律賓國王入朝中國,病死途中,子孫留下守喪,改姓安、溫等。但影響最大且使姓氏變化最多的一次事件,是發生在公元496年由北魏皇帝主持的把鮮卑姓改為漢姓的運動。
北魏皇室出自鮮卑族中。
在改用漢姓以前,鮮卑人使用的是3字或4字姓,複雜且難記。至北魏孝文帝時,隨著鮮卑人文化程度的加深,原來的姓氏越來越不利於民族間的融合,於是,孝文帝下令把繁複的鮮卑姓改為漢姓。其中,皇姓拓跋被改為元,其他如丘穆陵改為穆,曾六茹改為楊,步六孤改為陸,等等。據《魏書·官氏志》和《通志·氏族略》記載,在這次運動中,總計有144個鮮卑姓氏被改為漢姓,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少數民族改姓漢姓之舉。這些被改姓的鮮卑人後來都融人了漢族之中,也的姓氏也成為漢族姓氏中的一部分。到宋代人編修《百家姓》時,由這次改姓而來的許多姓氏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