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站著一位偉大女人。人們都說,袁隆平在科研上的成功,是妻子用理解和柔情給他鋪墊了台階。
60年代末期,上級為了讓袁隆平把雜交水稻研究搞下去,決定調袁隆平到省農科院工作,而鄧哲未能隨調。她只好帶著孩子留在了黔陽,夫妻雙方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異地分居生活。理解支持丈夫的鄧哲毫無怨言,獨自承擔起了家庭的全部責任。
1974年底,袁隆平的父親病危。當時,袁隆平正在海南制種。要不要告訴袁隆平,鄧哲舉棋不定。父親說:「隆平正在忙著搞雜交試驗,重任在身,無論如何不要他來。」鄧哲遵照父親的意願,硬是鐵著心沒有告訴丈夫父親病危的消息。老父親不久就去世了,鄧哲含悲獨自料理完了父親的後事。
1982年8月,袁隆平的岳母患癌症住院。回黔陽探親的袁隆平正好要去國外訪問,他覺得去留兩難。鄧哲看穿了他的心思,便說:「你放心去吧,母親有我照顧,不要緊的。」袁隆平十分感激妻子的理解,反覆叮嚀妻子保重身體,然後踏上了征程。可是,等袁隆平從國外回來,岳母已經安息九泉 。袁隆平很難過地說:「真是忠孝難兩全吶 兩位老人去世,我都未能送終,我是一個不孝的兒子啊。」鄧哲說:「你把雜交水稻試驗搞成功,就是對老人盡了最大的孝。」鄧哲不僅沒有責怪丈夫對家庭的失職,反而盡力寬慰。
搞雜交水稻研究,需要充分利用南方的光溫進行盡可能多的雜交育種試驗,袁隆平與他的助手們一年四季總是追著陽光不停地奔波,一般是春季在長沙,秋季在南寧,冬季在海南。南北輾轉,年年如此。
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在70年代初期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1974年前後基本獲得成功。1975年冬,國務院作出了迅速擴大試種和大量推廣的決定,國家因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雜交水稻繁殖制種。1976年,全國示範推廣面積迅速擴大到208萬畝,開始應用於生產。
從1976年到1998年,全國累計種植雜交水稻面積35億多畝,累計增產稻穀3000億公斤以上,取得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成功了,在國內國際都引起了巨大轟動。
成名成家後的袁隆平仍然保持著一個普通農業科技工作者的本色,仍然一如既往,頂烈日,踏泥濘,奔波在綠色的田野中。袁隆平總覺得欠妻子的太多太多,總想盡量給妻子補償。
袁隆平成功之後,應接不暇的各種榮譽接踵而來:他先後被推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湖南省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雜交水稻專家顧問組副組長……國內國際種種令人眩目的大獎也紛至沓來……
袁隆平沒有在榮譽和鮮花面前陶醉,他仍然潛心於他的雜交水稻研究:能夠推掉的各種會議和社會活動,他一概推掉不參加,一如既往地頭頂烈日,腳踏泥濘奔波在綠色的田野中。
從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的10年中,袁隆平已將最初的雜交水稻三系育種法推進到兩系法亞種間雜交育種。最近幾年,他又在向超級雜交水稻研究進軍。
超級雜交水稻研究課題是1997年正式提出來的,該課題若研究成功,水稻畝產將高達800公斤以上。朱 基總理為此專撥了1000萬元的科研經費。這個高難科研課題的研究,計劃在幾年內完成。
談起妻子鄧哲,袁隆平總是感慨不已。他說,妻子跟著他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尤其是在文革中他受衝擊的時候,妻子決定與他患難與共令他感激不已。袁隆平一再表示:「她是一個好妻子,賢內助。」
袁隆平成名之前,由於一心一意撲在科研上,沒有多少精力和時間來顧及妻子和家庭,甚至在他們結婚的時候,也因當時經濟拮据而沒有給妻子買過一件新婚禮物。袁隆平總覺得欠妻子的太多,成名之後,袁隆平總想給妻子補償。
1985年5月,袁隆平赴菲律賓開國際學術會議前夕,特地在北京給妻子買了東西托人捎回去,並致信給妻子說:「在京給你買了兩條裙子和一件汗衫,兩黑一深藍 。這是我第一次給你買裙子,不知什麼號碼合適你穿,只好買兩條供你選擇。這些東西我托人帶回長沙,待回國後再帶回安江。
「家中老母和年幼的孩子們,全靠你當家和照顧。我經常在想,有你這樣一位賢德的妻子,這的確是我和全家的幸福。希望你多保重自己的身體,加強營養緊治病。」
成名成家後的袁隆平比以前更忙了,他不僅要忙制種忙科研,還要忙著參加各種會議和社會應酬。在異常繁忙的工作中,袁隆平總忘不了向妻子報告自己的行蹤。在他寫給妻子的信中,雖然沒有年輕人那種甜言蜜語或直抒胸臆的綿綿情話,但樸實無華的字裡行間,卻蘊藏著袁隆平對妻子深沉的思念和摯愛。
袁隆平今年已經70歲了,但身體很硬朗。他仍然像從前一樣,每年都南來北往,輾轉於水稻育種的生產第一線,頂烈日冒風雨,和眾多的助手們一道深入田間地頭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