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來源較為複雜,其中影響較大的一支出自周朝王室之後,是由王室成員分封而來。周景王封少子於陽樊(今河南濟源皮城),為諸侯國,後遇周亂,出奔於燕(今河南衛輝),為標明自己身份而以陽為姓。東周時有一附庸國名陽(在今山東青州東南),與齊國為鄰,後被齊國吞併,陽國人遂以國為氏,稱陽氏。又如,相傳夏禹後代中也有一些人以陽為姓。春秋時魯國季孫氏的家臣中有一人名叫陽虎,因封邑在陽關(今山東泰安南),所以以陽為姓,其後代也姓陽。晉國有太傅陽處父,被封於陽(今山西太谷東陽城),子孫也以陽為姓。楚國穆王有子名揚,其孫在楚平王時任令尹,被封於陽(今址不詳),後代也姓陽。此外,滿、回、侗、土家、布依等少數民族中都有陽姓。歷史上形成了玉田(今屬河北)等郡望。當代分佈較廣,以河南、湖南、廣西、四川、江西等省為中心。歷史名人:春秋時孔子有弟子陽貨,漢代上谷都尉陽並,北朝九江太守陽球,唐代國子祭酒陽嶠,宋代博士陽孝本等。
陽(Yang)姓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周代有附庸方國、陽國(今山東青州)。東周惠王時,陽國被齊國滅掉,齊人遷入其都,原陽國君主的子孫就以原國名命姓,遂成陽姓。東周周景王封其少子樊於陽邑(今河南濟源縣),世稱陽樊。後為避周亂奔燕,遂以原封邑命姓,成為陽姓一支。陽氏後人奉陽樊為陽姓的得姓始祖。
祖啟陽樊,源承姬姓;
宗開周代,望出藍田。
——全聯典指陽姓的得姓源流和郡望。
馨衍陽都縣;
德傳啟胤堂。
——全聯典指陽姓的郡望和堂號。
御史八科膺舉子;
華陽四世踐和諧
——上聯典指唐代國子祭酒陽嶠,武後時,舉八科皆中,累遷右台御史。以清白聞,終國子祭酒。下聯典指南齊名人陽黑頭,華陽人。四世同居,建元中詔表門閭。
文苑著書承遺志;
蘭田種玉得佳人。
——上聯典指北魏太學博士陽乘慶,繼承祖父陽尼遺志,撰《字統》二十卷,行於世。下聯典指漢代名人陽雍伯,一稱羊公。嘗設義漿給行人三年。一人飲訖,懷中出菜子一升,與之曰:「種此生美玉,並得好婦。」後娶北平徐氏女,於所種處得白璧以為聘。生十男,皆俊異,位至卿相。
附:
周封少子;
唐著諫官。
——佚名撰陽姓宗祠聯。上聯典指陽氏的來歷。「少子」。下聯典指唐代諫議大夫陽城,字亢宗。宰相陸贄受戶部侍郎裴延齡誣陷被免職,內外震恐,不敢發言。陽城與拾遺王仲舒等上疏論裴延齡的奸佞,要求挽留陸贄。
聖門高弟;
太子老師。
——佚名撰陽姓宗祠聯。上聯典指春秋時孔子的弟子陽貨,魯國人。下聯典指宋代大學者陽孝本,字行先,博學行高,蘇東坡也很佩服他。他隱居山中講學二十年,朝廷再三請他,被授予博士,當了太子的老師。
玉種蘭田,喜獲佳人淑配;
袍遺貴寶,幸沐天子恩榮。
——佚名撰陽姓宗祠聯。上聯指漢代名人陽雍伯。下聯指魏國陽姓名人陽彪。
陽姓寶寶起名字雙字名應避免全用ang韻母或陽平調的字。最好不全用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陽"字的"陽性"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您的姓氏筆畫為12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