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一姓氏源流
1來自舜帝。遠古舜帝有一個稱號叫有虞氏,所以舜帝又被稱為虞舜。虞舜就是虞氏的始祖。大禹治水有功,於是舜帝將帝位禪讓給大禹,大禹於是就把舜帝的兒子封在虞這個地方,並且建立了虞國,他的子孫於是就將虞作為自己的姓,稱為虞姓。
2以國為姓。周朝時,武王執政以後封仲雍的庶孫於虞,建立了虞國。春秋時期被晉國消滅,虞國的人民於是以國為姓,是為虞姓。
二遷徙分佈
虞姓的望族居住在會稽和陳留。
三郡望堂號
【郡望】
1濟陽郡:晉惠帝的時候將陳留郡的一部分劃出來,設置了濟陽郡。在今天的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2會稽郡:秦朝的時候設置。在今天的江蘇省東南部以及浙江省活上西部一帶。治所在吳縣,也就是今天的江蘇省蘇州市。
3陳留郡:秦代設置陳留縣,漢代改設陳留郡。在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地區。
歡迎您光臨美名堂查詢更多詳細信息,免費算命大全www.sheup.net
堂號
五絕堂:唐太宋曾經誇讚虞世南:「德行絕好,忠直絕好,博學絕好,文詞絕好,書翰絕好。」一時傳為美談。
四歷史名人
1虞世南:字伯施。唐朝時期余姚人,隋朝時期為秘書郎,唐朝時期為秘書監。年少的時候與兄長世基一起跟從顧野王學習。唐太宋曾經誇讚他:「德行絕好,忠直絕好,博學絕好,文詞絕好,書翰絕好。」擅長於書法,師承沙門智永。偏重於行草,晚年專攻正楷,與歐陽詢齊名。一起被稱為「歐虞」。貞觀十二年逝世,終年80歲。編撰《北堂詩抄》173卷。
2虞允文:字彬甫,南宋人。紹興二十二年進士,歷任中書舍人、直學士院等職。關心朝廷大事,經常提出有用的建議。終年64歲。
3虞經:東漢史官,武平人。為郡縣吏。曾經說:「我的子孫為什麼不做九卿呢?」於是他給他的孫子取字為「升卿」。
4虞集:元代學者,崇仁人,仁宗時期為集賢修撰。著有《經世大典》、《通元學古錄》等。
5虞朗:清代女畫家,金壇人。自號冰壺女史。喜歡畫墨蘭,著作有《桃源春泛圖小影》。
6虞仲文:金代宰相。字質夫,寧遠人,進士。擅長繪畫,為官清廉。
7虞黃昊:清代詩人。字景明,錢塘人。康熙舉人。自幼聰明,十歲的時候就能做詩,後來一直因為詩而有名。是「西泠十子」之一。
8虞卿:戰國時趙國上卿,遊說趙孝成王,第一次見趙王時趙王賜給他一些黃金和一雙白璧,第二次見的時候趙王就拜他為趙國上卿了,於是他號虞卿。因為評論國家的得失,積累了八篇文章,合起來稱為《虞氏春秋》。
虞(Yu)姓出自媯姓,以國名為氏,來自舜帝。得姓始祖:虞舜。姓姚,名重華。古帝王部落聯盟首領,是禪讓制的代表,以受堯的「禪讓」而稱王於天下,當時,國號為「虞」,故稱「虞舜」。虞舜待繼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視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範,其後人便稱虞舜為虞姓的得姓始祖。
賢聲重望濟陽郡;
德政齊名五絕堂。
——全聯典出虞姓的郡望和堂號。源自唐太宗曾經誇讚虞世南:「德行絕好,忠直絕好,博學絕好,文詞絕好,書翰絕好。」一時傳為美談。
彬甫抗金傳捷報;
升卿增灶破羌人。
——上聯典指南宋任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宰相)虞允文,字彬甫。他以中書舍人參謀牢事,到採石犒師,當時主將王權被免官,三年沒有將領,他毅然督戰,大破金軍。下聯典指東漢陳國武都太守虞詡,字升卿,以增灶智謀進兵,破羌人起義。官至尚書令(丞相)。
桃源春泛深閨秀;
學士文章翰墨香。
——上聯典指清代子畫家虞朗。自號冰壺女史。好寫墨蘭,有《桃源春泛圖小影》,一時閨秀題者甚多。下聯典指唐初大臣弘文館學士虞世南。甚為太宗敬重。嘗稱他有「五絕」,即德行,忠直、博學、詞藻、書翰。其中書翰一項,尤為唐初名家,為唐初四大書家之一。
井邊吟泣明貞婦;
垓下和詩斷美人。
——上聯典指清·董湄妻虞氏,夫歿,父母勸其改嫁,虞作《井上吟》以明其志。下聯典指西楚·項羽垓下訣別,歌曰:「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以詩,自刎而死。
附:
弄珠月冷識游女;
沉劍潭深知臥龍。
——此聯為元代學者虞集(1272-1348),《張令鹿門圖》詩句聯。
煙閣丹青,胸羅今古;
會稽竹箭,品重東南。
——此聯為安徽省宿松縣縣城虞氏宗祠聯。
錯節盤根,別朝歌利器;
出將入相,建採石宏勳。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聯。上聯典指東漢尚書令虞詡。下聯典指宋代左丞相虞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