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因
簡體:
繁體:
讀音:yīn
拼音:yin
部首:囗
五行:火
因字編碼:
五筆98:LDI 倉頡:WK 四角號碼:60804 UniCode碼:U+56E0 規範漢字編號:0430
因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3904,第06卷下,囗部第17字 [康熙字典]:頁217第02
起名字典:
因
根源,緣故;由此,由於;依,順著,沿襲,守舊;憑借,根據;於是,就。(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3700次)
康熙字典:
因
康熙筆畫:6畫
yīn
1<動>因襲;遵循。《過秦論》:「蒙故業,~遺策,南取漢中。」
2<動>接續。《子路、曾晰、冉有、公西華侍坐》:「加之以師旅,~之以饑饉。」
3<動>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導大窾,~其固然。」
4<動>順應。《察今》:「變法者~時而化。」
5<名>原因;機會。《孫雀東南飛》:「於今無會~。」
6<介>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可譯為「因為」、「由於」。《諫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則思無~喜以謬賞。」
7<介>介紹動作行為的依據,可譯為「依靠」、「憑借」。《廉頗藺相如列傳》:「~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8<介>介紹動作行為的對象,可譯為「依照」、「根據」。《核舟記》:「罔不~勢象形,各具情態。」
9<介>介紹動作行為發生的條件,可譯為「趁機」、「趁著」。《鴻門宴》:「請以劍舞,~擊沛公於坐。」
十<副>就;於是。《鴻門宴》:「貢王即日~留沛公與飲。」
⑾<連>因為;於是。《雁蕩山》:「祥符中,~造玉清宮,伐山取材,方有人見之。」《屈原列傳》:「上宮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讒之。」
【因革】沿襲舊習慣和創造新方法。
【因襲】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