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吁
簡體:吁
繁體:吁
讀音:xū
拼音:xu
部首:口
五行:木
吁 xu
(形聲。從口,於聲。本義:表示驚怪、不然、感慨等) 同本義 [oh]
王曰:「吁!來!有邦有土,告爾祥刑。」--《書·呂刑》
吁!驚也。--《說文》
王曰:「吁,來!…」--《史記·周本紀》
吁!是何言歟?--《法言·君子》。注:「吁!駭歎之聲。」
又如:吁咈(表示不以為然之意);吁咈都俞(吁咈,吁俞。用以讚美君臣間論政之和洽。見《書·堯典》);吁嗟(表示憂傷或有所感;表示讚美)
吁
歎息,歎氣 [sigh]
香車輾盡關山日,彈罷琵琶只自吁。--《明珠記》
又如:吁唏(吁噓。噓唏,歎息);吁氣(歎氣);吁嗟(哀歎;歎息);吁嗟(慨歎);吁然
吁(籲)yu
⒈為某種要求而呼喊,多用於書面文章:呼~。
────────────────—
吁xū
⒈歎息,歎氣:長~。
⒉歎詞。〈表〉驚疑,驚歎:~,何故?~,可惜哉!
────────────────—
吁yū 1.喝止牲口聲。
吁字編碼:
五筆98:KGFH 倉頡:RMD 四角號碼:61040 UniCode碼:U+5401 規範漢字編號:0420
吁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0912,第02捲上,口部第134字 [康熙字典]:頁174第14
起名字典:
吁
表示驚怪、不然、感慨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70次)
康熙字典:
吁
康熙筆畫:6畫
xū
1<動>歎息;歎氣。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五十六》:「懷寶空長~。」
2<歎>表示驚疑、驚歎。《史記?蔡澤傳》:「~!君何見之晚也!」胡銓《戊午上高宗封事》:「~,可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