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宄
簡體:宄
繁體:宄
讀音:guǐ
拼音:gui
部首:
五行:木
宄〈動〉
(形聲。從,九聲。本義: 從內部作亂或竊奪 )同本義 [make internal disorder or usurp]
宄,奸也。--《說文》。外為盜,內為宄。
冠賊奸宄。--《虞書》。注:「在內曰宄。」
宄,內盜也。--《廣韻》
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書·牧誓》
亂在內為宄,在外為奸。御宄以德,御奸以刑。--《國語·晉語六》
宄〈名〉
作亂或盜竊的人 [a thief;a treacherous fellow]
奸宄不得萌動而破滅。--《漢書·辛慶忌傳》
毀則者為賊,掩賊者為藏,竊寶者為宄,用宄之財者為奸。--《國語》
宄guǐ犯人,壞人:奸~逃竄。
宄字編碼:
五筆98:PVB 倉頡:JKN 四角號碼:30417 UniCode碼:U+5B84 規範漢字編號:6520
宄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4595,第07卷下,部第64字 [康熙字典]:頁281第15
起名字典:
宄
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0次)
康熙字典:
宄
康熙筆畫:5畫
guǐ
<名>犯法作亂的人。《三國誌?魏書?武帝紀》:「禁斷淫祀,奸~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