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代
簡體:代
繁體:代
讀音:dai
拼音:dai
部首:亻
五行:火
清秀伶俐,小巧多才,晚婚大吉,出外逢贵,上下敦睦,温和之字。
代
(形声。小篆字形,从人,弋声。本义:更迭,代替)
同本义 [be in place of;take the place of]
代,更也。凡以此易彼,以后续前,皆曰代。--《说文》
县壶以代哭者。--《周礼·挈壶氏》
与君代兴。--《左传·昭公十二年》。注:“更也。”
使子父代处。--《国语·晋语》。注:“更也。”
岁代处,故曰代田。--《汉书·食货志》。注:“易也。”
韩地代相干也。--《汉书·地理志》
四时迭代。--张衡《东京赋》
转相攻伐,代为雌雄。--《汉书·刑法志》
日月迭照,四时代御。--《荀子·天论》
孝成王使括(赵括)代廉颇为
代字編碼:
五筆98:WAYY 倉頡:OIP 四角號碼:23240 UniCode碼:U+4EE3 規範漢字編號:0271
代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5057,第08捲上,人部第134字 [康熙字典]:頁93第11
起名字典:
代
意指更迭,代替。(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50510次)
康熙字典:
代
康熙筆畫:5畫
dai
1<動>代替;取代。《諫太宗十思疏》:「何必勞神苦思,~百司之職役哉。」
2<動>交替;輪流。《左忠毅公逸事》:「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
3<名>朝代。《活板》:「五~時始印五經。」
4<名>世代;父子相傳。王維《王右丞集?李陵詠》:「漢家李將軍,三~將門子。」
【辨】世,代。上古時父子相繼為一世,「代」則指朝代,如「三代」指三個朝代,不指三代人,而「三世」則指祖孫三代人。唐太宗李世民避諱「世」字,從此,「世」的這個意義便被「代」字所取代。
【代耕】官吏以俸祿代替耕作,所以稱為官受祿為「代耕」。陶淵明《雜詩》:「~本非望,所業在田桑。」
【代庖】代替廚人做飯,比喻代做他人分內的事。劉安《淮南子?主術訓》:「人主逾勞,人臣逾逸,是猶~宰剝牲而為大匠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