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倀
簡體:倀
繁體:倀
讀音:chāng
拼音:chang
部首:
五行:金
倀
(形聲。從人,長聲。本義:狂)
同本義 [madness;mania]
倀,狂也。俗字作猖。--《說文》
何桀糾之昌披兮。(以昌為之。)--《離騷》
號為「倀子」。--《資治通鑒》。胡三省注:「倀,狂。」
迷信傳說中的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的鬼,這種鬼引導老虎咬別的人 [traditional ghost who was devoured by tiger]。如:為虎作倀
舊指為盜賊察情探路的人。也指助紂為虐的惡人 [spy]
其為響馬賊之倀無疑。--清·酉陽《女盜俠傳》
倀
無所適從。又稱倀倀 [not know what course to take]
人無法則倀倀然。--《荀子·修身》
倀鬼
倀(倀)chāng〈古〉迷信傳說"被老虎吃了的人變成鬼,又幫助老虎傷人":為虎作~(〈喻〉幫惡人作惡事)。
倀字編碼:
五筆98:WTAY 倉頡:OPO 四角號碼:22234 UniCode碼:U+4F25 規範漢字編號:3607
倀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96第12
起名字典:
倀
形容迷茫不知所措的樣子。(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0次)
康熙字典:
倀
康熙筆畫:6畫
chāng
1<名>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引虎食人,如「為虎作倀。」
2<形>無所適從時樣子。
【倀倀】茫然不知所措的樣子。《荀子?修身》:「人無法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