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官
簡體:官
繁體:官
讀音:guān
拼音:guan
部首:宀
五行:木
智勇双全,刑偶伤子,一生清雅平凡,中年劳,晚年吉祥。
官〈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officeholder;government;official;officer]
官,吏事君也。--《说文》
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礼记·明堂位》
任官然后爵之。--《礼记·王制》
在官言官。--《礼记·曲礼》
官师一庙。--《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
举不失选,官不易方。--《左传·襄公九年》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官guān
⒈政府机关或军队里担任职务并有一定级别的人员,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吏。军~。外交~。又泛指有一定级别的行政领导:当~不贪,长治久安。不能当~做老爷。
⒉属于国家的或政府的:~粮。~兵。~办之事。
⒊[器官]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觉器~。呼吸器~。有时也简称"官":五~。
⒋[官能]功用,机能。
⒌[官话]
1旧指通行广大地区的普通话,特指北京话。
2推托,不负责任的话(也叫:"打官腔"):拿~话吓人。
⒍[官司]
1旧称官吏或政府。
2诉讼:打~司。吃~司。
3〈喻〉用文字进行论争:笔墨~司。
官字編碼:
五筆98:PNF 倉頡:JRLR 四角號碼:30777 UniCode碼:U+5B98 規範漢字編號:1281
官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9567,第14捲上,×部第3字 [康熙字典]:頁283第15
起名字典:
官
指在政府擔任職務的人,如官署。也指屬於國家的或公家的,如官方。此外還指生物體上有特定機能的部分,如感官,器官。(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1270次)
康熙字典:
官
康熙筆畫:8畫
guān
1<名>官府;政府機關。《童區寄傳》:「賊二人得我,我幸皆殺之矣。願以聞於~。」
2<形>官方的;國家的。《李愬雪夜入蔡州》:「~軍至矣。」
3<名>官職;官位。《張衡傳》:「所居之~輒積年不徙。」
4<名>官員;官吏。《張衡傳》:「乃令史~記地動所由方起。」
【又】<動>作官。《祭妹文》:「阿品遠~河南。」
5<名>感覺器官。《庖丁解牛》:「~知止而神欲行。」
【辨】官,吏。古代,特別是在兩漢之前,「官」通常是指行政機關或職務,「吏」則專指官吏。漢以後,「官」有時指般官員,而「吏」則指低級官員,但「官」字行政職務的意義仍然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