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虎
簡體:虎
繁體:虎
讀音:hǔ
拼音:hu
部首:虍
五行:水
性剛果斷,身弱多病,中年多災,晚年吉祥。
虎〈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紋為特徵的虎形。本義:老虎)
同本義 [tiger],亞洲產的一種大型食肉類哺乳動物(Panthera tigris),在黃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橫紋,尾長而無簇毛,有黑圈,下體大部白色,無鬣,典型的體形比獅子略大
虎,山獸之君。--《說文》
闞如虓虎。--《詩·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記·項羽本紀》
苛政猛於虎。--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曹公豺虎也。--《資治通鑒》
氣吞萬里如虎。--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又如:虎螭(虎與龍);虎嘯(虎吼叫);虎躍(猛虎騰躍);虎殘(虎口餘生)
凡傷害物
虎hǔ
⒈通稱老虎。毛黃褐色,有黑色條紋間雜。性兇猛,捕食其它的獸,有時傷人。它是受保護的珍稀動物,嚴禁獵殺食用。
⒉〈喻〉勇猛,威武:~將。
⒊同"唬"。
⒋[虎穴]老虎藏身的洞穴。〈喻〉危險的地方:不入~穴,焉得虎子。
⒌[虎口]
1〈喻〉危險的境地:~口餘生。
2手上拇指與食指相交的部位。
虎字編碼:
五筆98:HWV 倉頡:YPHU 四角號碼:21217 UniCode碼:U+864E 規範漢字編號:1071
虎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3100,第05捲上,虎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073第03
起名字典:
虎
通稱老虎。後喻指勇猛,威武。(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22000次)
康熙字典:
虎
康熙筆畫:8畫
hǔ
1<名>老虎。《周處》:「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並皆暴犯百姓。」
2<形>比喻凶狠殘暴。《屈原列傳》:「秦,~狼之國,不可信。」《赤壁之戰》:「曹公,豺~也,挾天子以征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