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謇
簡體:謇
繁體:謇
讀音:jiǎn
拼音:jian
部首:言
五行:木
謇
(形聲。從言,寒省聲。本義:口吃) 同本義 [stutter;stammer]
言不通利謂之謇吃。--《通俗文》
因謇而徐言。--李延壽《北史·李諧傳》
又如:謇吃(言語不流利)
謇
直言不諱,正直 [outspoken]
外似謇正,內實諂諛。--《北史·徐紇傳》
又如:謇正(嚴肅正直);謇直(剛正耿直);謇謇(忠貞直言的樣子;正直的言談)
謇jiǎn
⒈口吃,結巴。
⒉忠誠,正直:~正。
⒊文言句首,語氣詞。
謇字編碼:
五筆98:PAWY 倉頡:JTCR 四角號碼:30601 UniCode碼:U+8B07 規範漢字編號:6299
謇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174第23
起名字典:
謇
本義指口吃,引申為直言不諱,正直。(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70次)
康熙字典:
謇
康熙筆畫:17畫
jiǎn
1<形>口吃。《北史?李諧傳》:「因~而徐言。」
2<形>忠誠;正直。常疊用。《北史?徐紇傳》:「外似~正,內實諂諛。」
3<句首語氣詞>《離騷》:「~朝誶而夕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