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鼓
簡體:鼓
繁體:鼓
讀音:gǔ
拼音:gu
部首:鼓
五行:木
憂心勞神,事勞無功,中年多災,晚年隆昌。
鼓
(會意。甲骨文字形,左邊是鼓的本字,右邊是「支」,表示手持棒槌擊鼓。本義:鼓,一種打擊樂器)
同本義 [drum]
鼓,郭也。春分之音。--《說文》
鼓,廓也。張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釋名·釋樂器》
擊鼓其鏜。--《詩·邶風·擊鼓》
皮曰鼓。--《漢書·律歷志上》
抱玉槍兮擊鳴鼓。--《楚辭·屈原·國殤》
瑜等率輕銳繼其後,雷鼓大震。--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百姓闐王鐘鼓之樂。--《孟子·梁惠王上》
打擊樂器之一。一般由兩端繃緊皮面的空心圓筒構成,以一根或一對木槌敲擊時發出深沉的咚咚聲。如:鼓鈸(鼓和鐃鈸。
鼓gǔ
⒈一種擊打樂器,多為圓柱形,中空,兩頭蒙皮:戰~。堂~。腰~。撥浪~。
⒉曲藝:大~書。~兒詞。山東大~。
⒊敲鼓,擊鼓:一~作氣。〈引〉
1拍,擊,彈:熱烈~掌。~琴取樂。
2發動,煽動,振作:~動。搖唇~舌。進行~勵。歡欣~舞。~足信心。
⒋凸出,漲大:你幹嗎~起嘴?背包裝得~ ~的。
⒌用風箱等扇:~風。
⒍〈古〉夜晚擊鼓報更,因此代"更":三~(三更)。五~(五更)。
⒎[鼓吹]
1打擊樂與管樂合奏。
2宣傳提倡,也指吹噓、浮誇。
⒏[鼓噪]
1〈古〉作戰擂鼓吶喊,以張聲勢:~噪而進。
2喧嘩,起哄。
鼓字編碼:
五筆98:FKUC 倉頡:GTJE 四角號碼:44147 UniCode碼:U+9F13 規範漢字編號:2837
鼓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3065,第05捲上,鼓部第1字 [康熙字典]:頁1526第01
起名字典:
鼓
一種打擊樂器。(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40次)
康熙字典:
鼓
康熙筆畫:13畫
gǔ
1<名>鼓,一種打擊樂器。《莊暴見孟子》:「百姓聞王鍾~之音,管籥之音。」
2<名>鼓樂聲。《石鍾山記》:「噌吰如鍾~不絕。」
3<名>戰鼓。《赤壁之戰》:「瑜等率輕銳繼其後,雷~大進。」
4<動>擊鼓進軍。《曹劌論戰》:「戰於長勺。公將~之。」
5<動>彈奏、敲擊(樂器)。《莊暴見孟子》:「何以能~樂也?」《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瑟。」
6<動>揮動;振動。《信陵君竊符救趙》:「臣乃市井~刀之屠。」《石鍾山記》:「微風~浪,水石相搏。」
7<動>隆起;凸出。《中山狼傳》:「遂~吻奮爪以向先生。」
8<量>古代夜間計時單位「更」的代稱,一鼓即一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愬至城下,無一人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