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吠
簡體:吠
繁體:吠
讀音:fei
拼音:fei
部首:口
五行:水
吠〈动〉
(会意。从犬,从口。本义:狗叫)
同本义 [bark]
吠,犬鸣也。--《说文》
邑犬君吠兮所怪也。--《楚辞·九章》
谚云:“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王符《潜夫论·贤难》
又如:吠声(狗叫声);吠日(很少见到太阳的狗,偶尔见到太阳出来就狂叫,喻少见多怪)
泛指动物鸣叫 [roar]。如:吠哈(哇鸣);吠嗥(野兽嚎叫)
恶言攻击 [viciously attack]。如:吠尧(喻坏人攻击好人)
吠形吠声
[when one dog barks at a shadow all the others join in; (fig) slavishly echo others]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略称。比喻不明真相、只凭事物表面现
吠 fei狗叫:一犬~形,百犬~声(〈喻〉随声附和)。蜀(四川)犬~日(〈喻〉少见多怪)。
吠字編碼:
五筆98:KDY 倉頡:RIK 四角號碼:63084 UniCode碼:U+5420 規範漢字編號:0724
吠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0943,第02捲上,口部第165字 [康熙字典]:頁177第22
起名字典:
吠
暫無。(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0次)
康熙字典:
吠
康熙筆畫:7畫
fei
<動>狗叫。《歸田園居》:「狗~深巷中,雞鳴桑樹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