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脫
簡體:脫
繁體:脫
讀音:tuō
拼音:tuo
部首:月
五行:火
奔波勞苦,身弱多病,中年勞苦,晚年吉祥。
脫〈動〉
(形聲。從肉,兌聲。本義:肉去皮骨)
同本義 [peel off]
脫,消肉臞也。--《說文》
肉去骨曰脫。--《爾雅》
肉曰脫之,魚曰作之,棗曰新之。--《禮記·內則》
其狀若脫。--《列子·天瑞》
筋骨盡脫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離;脫離 [separate oneself from]
則脫然愈。--《公羊傳·昭公十九年》。注:「疾除貌也。」
言脫於口。--《管子·霸形》
蠃蚌脫殼。--[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魚不可脫於深淵。--《韓非子·喻老》
善建不拔,善抱不脫。
又如:脫禍(擺脫禍害);脫了干係;脫凡(脫離凡俗);
脫tuō
⒈離開,落掉:~離。~去。~落。~掉。~粒。~皮。~節。~身。~逃。
⒉遺漏:~誤。這兒~了兩個字。
⒊取下,去掉:~帽。~去外衣。
⒋說出,冒出:~口而出。~穎而出。
⒌[通脫] [通侻]放達,不拘小節。
────────────────—
脫tui 1.見"脫脫"。 2.同"蛻"。
脫字編碼:
五筆98:EUKQ 倉頡:BCRU 四角號碼:78212 UniCode碼:U+8131 規範漢字編號:2360
脫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985第11
起名字典:
脫
離開,落掉。(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50次)
康熙字典:
脫
康熙筆畫:13畫
tuō
1<動>脫落;脫離。《左忠毅公逸事》:「左膝以下筋骨盡~矣。」
2<動>脫下;解去。《孔雀東南飛》:「攬裙~絲履,舉身赴清池。」
3<動>解脫;免除。《促織》:「百計營謀不得~。」
4<動>逃脫;逃離。《鴻門宴》:「~身獨去,已至軍矣。」
5<動>發出;冒出。《毛遂自薦》:「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而出。」
6<動>掉下;落下。《秋聲賦》:「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
7<形>疏忽;輕率。《殽之戰》:「輕則寡謀,無禮則~。」
8<連>倘若;如果。《柳毅傳》:「~獲回耗,雖死必謝。」
【脫略】輕慢;不拘。
【脫兔】逃跑之兔,喻行動迅疾。
【脫誤】⒈脫漏和錯誤。⒉疏忽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