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函
簡體:函
繁體:函
讀音:han
拼音:han
部首:凵
五行:水
函
(象形。今隸誤作函。本義:舌)
同本義 [tongue]
函,舌也。--《說文》
若合而函吾中。--《國語·楚語》。注:「入也。」按,如舌之在口中也。
口上曰臄,口下曰函。--《通俗文》
噱,函舌也。--《廣雅·釋親》
盛物的匣子、套子 [case]
函封之。--《戰國策·燕策》
函封。
買五人之脰而函之。--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劍函;鏡函
傳達消息或指示的信件(古代寄信用木函) [letter]。如:函儀(信件禮物);函章(信件公文);函片(信件);函札(書信)
郵政 [mail]。如:函購
信封 [envelope]
發函伸紙,…。--《文選·吳
函(函)han
⒈匣(子),套(子):錢~。得一石~。全書共五~。
⒉信件,信封:~件。來~已收。遞送公~。發~伸紙(打開信封,拿出信紙)。
⒊包含,包容:~牛(容得下一頭牛)之鼎沸,而蠅蚋(蚊類)弗敢入。
函字編碼:
五筆98:BIBK 倉頡:NUE 四角號碼:17772 UniCode碼:U+51FD 規範漢字編號:1322
函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35第16
起名字典:
函
意為信件,信封,也有包含,包容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3900次)
康熙字典:
函
康熙筆畫:8畫
han
1<動>包含;容納。張衡《南都賦》:「巨蟒~珠。」
2<名>信封;信件。送信的人叫「函使」。《祭妹文》:「~使報信遲早云爾。」
3<名>匣子。《荊軻刺秦王》:「荊軻奉樊於期頭~。」
【又】用匣子裝。《伶官傳序》:「~梁君臣之首,入於太廟」
4<名>指函谷關。《過秦論》:「秦孝公據殽~之固,擁雍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