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披
簡體:披
繁體:披
讀音:pī
拼音:pi
部首:
五行:水
披〈名〉
(形聲。從手,皮聲。本義:引柩帛) 古夾具。即用在柩車兩旁牽挽的帛 [silk ribbon]
披,從旁持曰披。--《說文》
設披周也。--《禮記·檀弓》。注:「披,柩行夾引棺者。」
執披。--《周禮·司士》。注:「柩車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紐以結之,謂之戴。」
執披者旁四人。--《儀禮·士喪禮》
設披。--《儀禮·既夕禮》
披 〈動〉
分開;裂開 [divide;split]
而披其地。--《左傳·成公十八年》。注:「猶分也。」
又披其邑。--《左傳·昭公五年》。注:「析也。」
不折必披。--《史記·魏其安侯傳》。正義:分析也。」
柳條
披pī
⒈穿,覆蓋在肩背上:~衣。~紅。~星戴月(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奔走或在野外辛勤勞動)。
⒉翻閱,揭開:~卷。~露。~肝瀝膽(〈喻〉非常忠誠)。
⒊分開,劈開:~沙揀金(〈喻〉細心挑揀,去粗取精)。~荊斬棘(〈喻〉創業艱辛)。
⒋裂開:木頭~了。竹棍~了。
⒌[披靡]原指草木隨風散亂倒伏。後常比喻軍隊潰敗:人馬皆~靡。
⒍[披露]
1顯示,揭露。
2發表,公佈:~露新聞。
────────────────—
披bi 1.古喪具。用帛做成,繫於柩車兩側,備牽挽之用,以防傾覆。
披字編碼:
五筆98:RBY 倉頡:QDHE 四角號碼:54047 UniCode碼:U+62AB 規範漢字編號:0990
披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7905,第12捲上,手部第119字 [康熙字典]:頁422第20
起名字典:
披
指分開,穿戴,陳述,分析等意思。(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次)
康熙字典:
披
康熙筆畫:9畫
pī
1<動>揭開;撥開;分開。《鴻門宴》:「噲遂入,~帷西向立。」《促織》:「躡跡~求,見有蟲伏棘根。」
2<動>裂開;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木實繁者~其枝。」
3<動>剖開;披露。《漢書?枚乘傳》:「臣乘願~腹心而效愚忠。」
4<動>披上;覆蓋或搭在肩背上。《群英會蔣干中計》:「帳下偏裨將校,都~銀鎧,分兩行而入。」
5<動>翻閱。《進學解》:「手不停~於百家之編。」
6<動>散開;分散。《游黃山記》:「五色紛~,燦若圖繡。」
【披鏡】披覽;借鑒。
【披緇】指出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