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諫
簡體:諫
繁體:諫
讀音:jian
拼音:jian
部首:
五行:木
諫
(形聲。從言,柬聲。本義:直言規勸)
同本義 [admonish;remonstrate]
諫,證也。--《說文》
諫者,正也。--《楚辭·七諫序》
諫,猶正也。以道正人行。--周禮·司諫》注
掌諫五惡。--《周禮·保氏》。注:「以禮義正之。」
三諫不從。--《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
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左傳·僖公二年》
保氏常諫王惡。--《周禮·地官》
大臣強諫。--《戰國策·趙策》
扶蘇以數諫。--《史記·陳涉世家》
忠諫之路。--諸葛亮《出師表》
不為拒諫。--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又如:諫阻納質(
諫jian〈古〉規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其改正錯誤或過失:進~。力~。
諫字編碼:
五筆98:YSLG 倉頡:IVDWF 四角號碼:35796 UniCode碼:U+8C0F 規範漢字編號:4995
諫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188第18
起名字典:
諫
意為直言規勸。(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170次)
康熙字典:
諫
康熙筆畫:16畫
jian
1<動>規勸;勸諫。多用於下對上。《鄒忌諷齊王納諫》:「上書~寡人者,受中賞。」
2<動>挽回;糾正。《歸去來兮辭》:「悟已往之不~,知來者之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