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誶
簡體:誶
繁體:
讀音:sui
拼音:sui
部首:
五行:金
誶
(形聲。從言,卒聲。本義:責罵)
同本義 [berate;scold]
誶,讓也。--《說文》
立而誶語。--《漢書·賈誼傳》
察士無凌誶之事。--《莊子·徐無鬼》
又如:誶語(罵人話);誶辱(辱罵);誶罵(責罵)
勸告;諫諍 [counsel against]
謇朝誶而夕替。--《離騷》
責問;用責備的口氣問 [call(或bring)sb.to account]
立而誶語。--《漢書·賈誼傳》
察士無凌誶之事。--《莊子·徐無鬼》
又如:誶候(訊問);誶詬(責難辱罵)
誶
古樂章的尾聲。相當於「亂」 [disorder]
誶曰:「已矣,國其莫吾知兮,子獨台郁其誰語!」--《漢書
誶sui
⒈罵,責怪。
⒉直言規勸。
⒊問。
⒋告知。
誶字編碼:
五筆98:YYWF 倉頡:IVYOJ 四角號碼:30748 UniCode碼:U+8C07 規範漢字編號:4679
誶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188第18
起名字典:
誶
責罵。直言規勸。(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0次)
康熙字典:
誶
康熙筆畫:15畫
sui
1<動>責備。賈誼《治安策》:「母取箕帚,立而~語。」
2<動>告知。《漢書?敘傳》:「既~爾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
3<動>問訊。《莊子?山木》:「虞人逐而~之。」
4<動>諫諍。《離騷》:「謇朝~而夕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