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俚
簡體:俚
繁體:俚
讀音:lǐ
拼音:li
部首:
五行:火
俚〈名〉
(形聲。從人,裡聲。本義:聊賴)
同本義,賴以生活或依靠的事物 [sth.to live for]
俚,聊也。--《說文》。按,聊者,賴也。
夫婢妾賤人,感概而自殺,非能勇也,其畫無俚之至耳。--《漢書·李布欒布田叔傳》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 [Li nationality]。東漢至隋唐屢見於史籍,常與僚並稱,主要分佈在今廣東西南沿海及廣西東南等地。少數移入桂西
俚 〈形〉
民間 [folk]。如:俚歌(民間的通俗歌謠);俚諺(民間流傳通俗而富有意義的民間諺語);俚言(方言俗語);俚婦(民間婦女);俚諺(民間諺語)
粗俗 [rustic;vulgar]
非鄙俚之言所能具。--
俚lǐ
⒈民間的,通俗的:~語。~歌。
⒉聊,依賴。
俚字編碼:
五筆98:WJFG 倉頡:OWG 四角號碼:26215 UniCode碼:U+4FDA 規範漢字編號:4264
俚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4980,第08捲上,人部第57字 [康熙字典]:頁105第14
起名字典:
俚
民間的,通俗的。(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90次)
康熙字典:
俚
康熙筆畫:9畫
lǐ
1<形>民間的;不文雅的。《漢書?司馬遷傳》:「辨而不華,質而不~。」
2<動>依賴;依托。《廣雅?季布傳贊》:「夫婢妾賤人感慨而自殺,非能勇也,其畫無~之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