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僂
簡體:僂
繁體:僂
讀音:lǚ
拼音:lu
部首:
五行:火
僂
見「佝僂」
僂
(形聲。從人,婁聲。本義:彎腰)
同本義 [bend]
僂,尪也。--《說文》。按,《白虎通》:周公背僂是為強後。此字本訓背曲。
僂者不袒。--《禮記·問喪》
見痾僂者。--《莊子·達生》
行步俯僂。--《漢書·蔡義傳》
再命而僂。--《左傳·昭公七年》
僂巫跛覡。--《荀子·王制》
正考父一命而傴(曲背),再命而僂(彎腰),三命而俯,循牆而走,孰敢不軌!--《莊子·列禦寇》
同行則僂身自卑。--《後漢書·鄧後傳》
又如:僂背(弓著背);僂僂(弓身貌。形容恭順);僂行(曲背而行。形容衰老);僂步(駝著背走路
僂(僂)lou
⒈[僂儸]同"嘍囉"。[佝僂病]見佝。
────────────────—
僂(僂)lǚ
⒈屈:~身。
⒉駝背:~人。
⒊迅速:~售。
────────────────—
僂liǔ 1.喪車的裝飾物。
僂字編碼:
五筆98:WOVG 倉頡:OFDV 四角號碼:29244 UniCode碼:U+507B 規範漢字編號:4910
僂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12第07
起名字典:
僂
本意指彎腰,有幹練,機靈之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10次)
康熙字典:
僂
康熙筆畫:13畫
lǚ
1<動>屈。《晏子春秋?諫上》:「~身而下聲。」
2<名>駝背。《谷梁傳?成公元年》:「曹公子手~。」
3<副>很快。《荀子?儒效》:「賣之不可~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