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姻
簡體:姻
繁體:姻
讀音:yīn
拼音:yin
部首:女
五行:土
有爱情厄,清雅伶俐,多才肯劳,中年平,晚年吉祥。
姻
(会意兼形声。从女,从因,因亦声。本义:女婿家)
同本义 [family of son-in-law]。结亲的男家,指夫或夫之父
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说文》
婿之父为姻。又,婿之党为姻兄弟。--《尔雅》
不思旧姻。--《诗·小雅·我行其野》
琐琐姻亚。--《诗·小雅·节南山》
某以得外昏姻。--《仪礼·士昏礼记》
昏媾姻娅。--《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婿父曰姻,两婿相谓曰亚。”
皆弦姻也。--《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姻母(对兄弟妻之母、姐妹夫之母以及疏亲前辈之妻的称呼)
妻或妻之父 [wife
姻(姻)yīn
⒈〈古〉指女婿的父亲。
⒉姻亲,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伯。~兄。
姻字編碼:
五筆98:VLDY 倉頡:VWK 四角號碼:46400 UniCode碼:U+59FB 規範漢字編號:1738
姻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8086,第12卷下,女部第20字 [康熙字典]:頁261第16
起名字典:
姻
古指女婿的父親;姻親,由婚姻關係而形成的親戚。(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780次)
康熙字典:
姻
康熙筆畫:9畫
yīn
1<名>女婿的父親。親家之間,女方的父親叫「婚」,男方的父親叫「姻」。《左傳?定公十年》:「荀寅,范吉射之~也。」
2<名>婚姻。《後漢書?戴良傳》:「每有求~,輒便許嫁。」
【引】由婚姻關係而形成的親戚。《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公有~喪。」又如「姻兄」、「姻伯」。
【姻故】親戚故舊。
【姻親】因為婚姻關係結成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