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遲
簡體:遲
繁體:遲
讀音:chi
拼音:chi
部首:辶
五行:金
遲
(形聲。本義:慢慢走)
同本義。泛指慢 [walk slowly;slow]
遲,徐行也。--《說文》
遲,緩也。--《廣雅》
廢徹不遲。--《詩·小雅·楚茨》
行道遲遲。--《詩·邶風·谷風》
遲歸有待。--《易·歸妹》
陵遲故也。--《荀子·宥坐》
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遲徐(緩慢);遲滯(緩慢阻滯)
遲鈍;反應慢,不靈敏 [slow;obtuse]
料事同而遲速不同。--魏源《默觚下》
周少言重遲。--《漢書·杜周傳》。注:「謂性非敏速也。」
遲疑;猶豫 [hesitate to]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
遲 chi
1緩慢:行動~緩。
2比規定或合適的時間靠後:推~、~到早退。
3姓。
【遲暮】指人的晚年。
【遲效肥料】所含養分必須經過微生物分解轉化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肥料。其見效遲緩而後效長,適於作基肥。包括大部分有機肥料及溶解度小的無機肥料。
【遲疑】拿不定主意:~不決。
【遲滯】(流通)緩慢:河水~。
────────────────—
遲(遲)chi
⒈緩慢:~緩。~ ~不走。
⒉晚:~到。~熟。
⒊不靈敏:~鈍。
⒋長久:~久而不相及。
⒌[遲疑]猶豫不決。
⒍[遲明]黎明,天快亮的時候。
⒎[遲暮]〈喻〉衰老,晚年。
⒏[遲早]
1早晚。
2或早或晚。
────────────────—
遲zhi 1.等待。 2.比及,等到。 3.想望,希望。 4.接待,招待。 5.副詞。乃。
遲字編碼:
五筆98:NYPI 倉頡:YSO 四角號碼:37308 UniCode碼:U+8FDF 規範漢字編號:0906
遲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1254第17
起名字典:
遲
本義指慢慢走。後引申為比規定或合適的時間靠後,不靈敏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620次)
康熙字典:
遲
康熙筆畫:18畫
chi
1<形>慢,緩慢。《庖丁解牛》:「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孔雀東南飛》:「非為織作~,君家婦難為。」
2<動>遲疑,猶豫。《琵琶行》:「琵琶聲停欲語~。」
3<形>晚。《戰國策?亡羊補牢》:「亡羊而補牢,未為~也。」
4<形>遲鈍。《漢書?杜周傳》:「周少言重~,而內深次骨。」
【遲遲】1.緩慢的樣子。白居易《長恨歌》:「~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2.從容不迫的樣子。《禮記?孔子閒居》:「無聲之樂,氣志不違;無體之禮,威儀~。」3.遲疑不前的樣子。范曄《後漢書?鄧彪等傳論》:「統之方軌易因,險途難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於歧路之間也。」
【遲回】徘徊;遲疑。也作「遲徊」。杜甫《垂老別》詩:「憶昔少壯日,遲徊竟長歎。」
【遲暮】比喻蒼老、晚年。屈原《離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遲日】1.日子久。《商君書?君臣》:「~曠久、積勞私門者得。」2.春日。杜甫《絕句二首》之一:「~江山麗,春風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