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病
簡體:病
繁體:病
讀音:bing
拼音:bing
部首:疒
五行:水
不祥之字,命途多舛,困苦一生。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be seriously ill]
病,疾加也。--《说文》
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
坎为心病。--《易·说卦》
疾病而立之。--《左传·襄公十九年》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王充《论衡·订鬼》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韩非子·孤愤》
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庄子·达生》
又如: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illness;sickness;disease]
君之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性伤谓之病。--《荀子·
病 bing
1担忧:郑人~之。(《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2困苦;困乏:则久已~矣。(《捕蛇者说》)$生理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精神~、他昨天~了。
3缺点;错误:毛~、语~。
4祸害;损害:祸国~民。
6责备;不满:世人~之。
【病案】见【病历】。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有机体。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没有独自的代谢系统,只能在一定种类的活细胞中增殖。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病害。
【病笃】病情很重。
【病假工资】参见【劳动保险】。
【病历】医务人员对病人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作的文字记录。每个病人一份。又叫病案、病史。
【病魔】比喻难以治愈的疾病:~缠身。
【病入膏肓】形容病势严重,已经无法医治。比喻事情严重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膏肓:我国古代医学上把心尖脂肪叫膏,把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认为这是药力不及的地方。
【病态】心理或生理上不正常的状态:~心理。
【病恹恹】有病的样子。
病字編碼:
五筆98:UGMW 倉頡:KMOB 四角號碼:00127 UniCode碼:U+75C5 規範漢字編號:2027
病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4674,第07卷下,部第4字 [康熙字典]:頁772第06
起名字典:
病
本義指疾病,後引申為困苦,困乏,禍害,責備等含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630次)
康熙字典:
病
康熙筆畫:10畫
bing
1<動>病加重。《論語?述而》:「子疾~,子路請禱。」
2<名>泛指疾病。《察今》:「~萬變,藥亦萬變。」
3<名>重病。《扁鵲見蔡桓公》:「君之~在肌膚。」
4<動>生病。《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每朝時,常稱~。」
【又】<形>疲勞;困苦不堪。《捕蛇者說》:「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矣。」
5<名>弊病;毛病;缺點。《原毀》:「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也。」《訓儉示康》:「人亦嗤吾固陋,吾之~也。」
6<動>羞辱;傷害。《答韋中立論師道書》:「非獨見~,亦以~吾子。」
7<動>擔憂;憂慮。《論語?衛靈公》:「君子~無能焉,不~人之不己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