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淳
簡體:淳
繁體:淳
讀音:chun
拼音:chun
部首:氵
五行:水
一生清雅伶俐,勤俭励业,福寿兴家,环境良好。
淳
(形声。本义:浇灌)
敦厚;质朴;朴实 [honest;pure;simple]
浇天下之淳,析天下之朴。--《淮南子·齐俗》
又如:淳良(朴实善良);淳古(古代朴质的风尚精神);淳和(淳朴而温和);淳风(淳朴的风俗);淳粹(朴实完善)
味道浓厚的。一说通“醇” [strong]
淳,浓也。--《三苍》
淳酒味甘,饮之者醉不相知。--《论衡·自然》
又如:淳浓(浓度高);淳雄(浑厚雄健)
味咸的 [salted]
表淳卤。--《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又如:淳卤(盐碱地)
通“纯”。纯粹 [pure]
以淳粹之气,生敦庞之民。--《潜夫论·本训》
至于道者,精微淳粹,而莫知
淳 chun朴实;质朴。
【淳厚】淳朴:风俗~。
【淳朴】诚实朴素。又作纯朴。
────────────────—
淳chun
⒈朴实,纯厚:~朴。~厚。
⒉〈古〉通"醇"。酒味厚,纯。
────────────────—
淳zhūn 1.浇灌。
────────────────—
淳zhǔn 1.古代丈量标准。参见"淳制"。
淳字編碼:
五筆98:IYBG 倉頡:EYRD 四角號碼:30147 UniCode碼:U+6DF3 規範漢字編號:2427
淳字出處:
[說文解字]:編號7377,第11捲上,水部第432字 [康熙字典]:頁632第05
起名字典:
淳
淳字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中之一是指人的質樸和敦厚,如「淳良」。另一個含義是形容事物的大。作人名時,主要取用敦厚、樸實之義。(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42590次)
康熙字典:
淳
康熙筆畫:12畫
chun
1<形>質樸;敦厚。蘇軾《超然亭記》:「予既樂其風俗之~,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2<形>成對的。《左傳?襄公十一年》:「鄭人賂晉侯以廣車、鈍車,~十五乘。」
3<形>鹹;含鹽多。《漢書?食貨志上》:「山林藪澤原陵~鹵之地。」
4通「焞」。光明;美好。《國語?鄭語》:「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
5能「醇」。(味道)濃厚。《論衡?自然》:「~酒味甘,飲之者醉不相知。」
6通「純」。純淨;清。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一》:「土人以雉尾裛之,乃采入缶中,頗似~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裛:沾。)
zhūn
<動>澆灌。《國語?周語上》:「王乃~濯饗醴。」
【淳淳】1.樸實敦厚。2.流動不定。
【淳化】1.敦厚的教化。2.縣名,在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