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旒
簡體:旒
繁體:旒
讀音:liu
拼音:liu
部首:方
五行:火
旒〈名〉
旗子下邊懸垂的飾物 [ribbon]
旗十有二旒。--《禮記》。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綴(旌旗的垂飾。系結於旌旗之上。喻附屬);旒蘇(旒旗的垂飾)
古代皇帝禮帽前後的玉串 [tassels on ancient crowns,etc.]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禮記·玉藻》
又如:旒纊;旒紞(冕冠上懸垂的玉串);旒扆(借稱帝王。扆為帝王座位後的屏風)
旒liu
⒈旗子上的飄帶。
⒉〈古〉帝王禮帽前後懸垂的玉串。
旒字編碼:
五筆98:YTYK 倉頡:YSOYU 四角號碼:08212 UniCode碼:U+65D2 規範漢字編號:5547
旒字出處:
[康熙字典]:頁484第18
起名字典:
旒
旗子上的飄帶。帝王禮帽前後懸垂的玉串。(此字在人名庫中共出現約:280次)
康熙字典:
旒
康熙筆畫:13畫
liu
1<名>古代旗幟邊緣上懸垂的裝飾品。《論衡?變動》:「旌旗垂~。」
2<名>古代帝王禮帽上前後懸垂的玉串。東方朔《答客難》:「冕而前~。」